到了一个人。哥舒翰。】
此时,河西小小的衙将,哥舒翰抬起了脑袋。
他手里一手端着酒,一手拿着鸡腿:“哦?”
【哥舒翰这个人没吃过什么苦。】
大喇喇坐着的哥舒翰举起了自己鸡腿。
是啊,没吃过什么苦,吃鸭腿儿呢。
【封常清小时候是过的非常清贫困苦的,但是这个哥舒翰不一样,他家财万贯,家里很有钱,是那种啃老的富二代形象。】
【他年轻的时候虽然不思上进,但是也没有惹出什么大乱子,花花钱,喝喝酒,还有点仗义在身上,没事资助点朋友小钱,让他们的生活也过的不至于那么艰难。】
[朋友们,哥舒翰这个人,不错的啊?]
[真的,一般来说不思上进的富二代真的会到处捣乱。]
[他根本不调皮捣蛋哎,花花钱喝喝酒怎么了,给他花!反正他家里有钱。]
[有这样的朋友其实也是很好的吧?]
[发出了想跟哥舒翰交朋友的声音!]
[哥舒翰的好友申请+1。]
哥舒翰慢慢放下了手里的鸡腿。
“哥舒翰这个人,不错的啊?”
“发出了想跟哥舒翰交朋友的声音!”
他用油了吧唧的手,害羞挠了挠脸。
没想到他四十好几的年纪了,还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短暂的害羞之后,哥舒翰慢慢回过味来。
刚刚上面说什么来着?
“找其他的将军来代替高仙芝跟封常清。”
代替高将军跟封将军干什么?守潼关?
他一个小小的衙将,能代替两个大将军去守潼关?开什么玩笑?
哥舒翰大大的眼睛里,是大大的疑惑。
天幕是不是说错了,这个守潼关的应勇将军,能是他吗?
但思前想后,他又觉得这消息是错不了的。
年轻的时候家财万贯,游手好闲,啃老,爱花钱,爱喝酒,偶尔搞点行侠仗义的小事。
没错,这是他哥舒翰会干的事情,是他啊?
哥舒翰又用自己油了吧唧的手挠了挠头。
真是活久见,未来的他自己这么牛逼呢。
李隆基眉头皱成一堆。
他左看看天幕,右看看天幕,无论用哪个姿势,都不能想起这个哥舒翰究竟是何许人也。
没道理啊,按理说,哥舒翰能代替大唐双星去守卫边疆,那自然说明他是非常厉害的。
年少轻狂爱喝酒没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喝点酒能是什么大事?日后能为大唐效劳,就是好汉。
只是,这个好汉如今在哪?难不成他又把自己的大将给忘记了?
完了完了,这该不能让其他大臣们寒心吧?
李隆基心虚瞟了一眼周围。
哎?周围也是困惑的目光?
最后,李隆基又看向自己的智囊高力士。
高力士冒汗,有印象但记不真切,别叫我别叫我别叫我。
“高力士?”
“这个哥舒翰,是哪里的一员大将?”
高力士:“……奴一时也想不起。”
周围窃窃私语。
“这个叫哥舒翰的,是哪里的将军啊?”
“能代替高封两位将军,想必是不凡之人。”
“我知道有一个叫哥舒翰的,但是,真的是天幕说的那个守潼关的将军吗?”
“别管是不是,先说来听听。”
“河西的一个衙将,叫哥舒翰……我还是路过那里住了一段时间才知晓。”
拉长耳朵的李隆基:?
衙将?
是他想的那个,没什么权力本事的衙将吗?
大唐以后的一员猛将,现在还被埋没着?
李隆基睁大眼睛,两个眼睛全是不可思议。
【哥舒翰这个人是老年成材。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经历实力的支持,始终在挥霍。等到他四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死了,他去京师客居的时候被长安尉歧视了,长安尉说他老大不小没点成就,就知道啃老,没用。】
【这话刺激到了哥舒翰,从此他发愤图强,进军营,一点点靠自己的能力跟本事爬上高位。】
【数次打退吐蕃的是他,石堡城之战大捷的是他。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凉国公,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也都是他。】
[哇哇,他好厉害。]
[真难想象,从四十岁开始努力,还能获得这样的成就?]
[这就是大家说的那种大器晚成吧?]
[哥舒翰真了不起。]
随着天幕慢慢将哥舒翰身上的功勋说出来,大殿前的众人从惊讶,到发疯。
“这个小衙将这么厉害呢?”
“说出来谁敢相信啊?”
哥舒翰也不敢相信。
这下哥舒翰是实在吃不下他的鸡腿了。
他听着天幕,呆滞到自己的哈喇子滴到鸡腿上都不自知。
开府仪同三司。
太子太保。
凉国公。
河西节度使。
西平郡王。
这些能有一个给他,他晚上做梦都能笑醒,这张老脸都得笑烂。
现在天幕说,这都是他的?
全部都是他的了?
哥舒翰大大的眼睛里大大的疑惑。
两只眼睛里写的全都是不可思议。
【因为哥舒翰的显著功绩,在边关甚至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
【百姓自发编曲传唱,哥舒翰在西北的声望很高的,这些声望都是他拿着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
此时,哥舒翰脑海之中已经开始想象自己一身甲胄,坐在高头大马上,带着大刀守卫边疆那英姿飒爽的模样了。
“撒飒飒!”
他拿着自己的鸡腿骨头当做大刀,挥舞着刺了两下。
心里畅快极了。
【在高仙芝跟封常清死了之后,李隆基想到的就是手下的这个将军。但这个时候的哥舒翰已经很老了。但李隆基为什么要坚定任用哥舒翰呢?难道没有更年轻的将军了吗?当然有,大唐不至于一个带兵打仗的都找不到。】W?a?n?g?址?发?b?u?Y?e??????u?????n?Ⅱ????②????????ō??
【但是那时候的李隆基疑心病实在是太重了,他除了哥舒翰,谁都不愿意相信了。他为什么相信哥舒翰呢,还是我们之前说的那个理由,哥舒翰是个杂胡,在中原没什么势力,不会跟朝廷里的官员勾结,不会跟他的儿子们勾结。】
【这和李隆基信任安禄山是一个道理。】
【哥舒翰来潼关,就会跟安禄山对上。说起他们两个人,还真有一段故事。】
【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几乎把控着东北那里的所有军队,说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不为过。安禄山如果是东北王,那哥舒翰就是西北王。李隆基给安禄山的爵位是东平郡王,给哥舒翰的爵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