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穿越当县令 > 分卷阅读381

分卷阅读381(1 / 1)

开口道:“看你这模样,读过书?”

“读过。”这人赶紧答道。

他本来都要考秀才了,家族覆灭,自己肯定也跟着完蛋。

可恨他不过是个旁支,也受此牵连。

“那你来同我一起登记。”书吏随口一说,就让帮纪大人说话的人得了好处。

其他人立刻看过来。

他们也识字啊,他们也可以帮忙!

但此事的关键,不是会不会读写,是对纪大人的态度。

只这一件事,就让这些三百多犯人明白道理,绝口不敢说纪大人一个字的不好。

而站出来的曹家曹垚则欣喜若狂。

能帮书吏做事,日子肯定会比其他人好过一些!

在昌河州差役书吏,以及曹垚几个知情识趣之人的协助下,三百多犯人很快安顿好。

极为简陋的房屋,只能凑在一起取暖,柴火肯定是没有的,想要什么,只能依靠自己。

好在这流放路上,都是这般过来的,大家沉默安静地做事。

最后再看看茫茫雪原。

在这里开荒,他们真的能活到被赦免那一天吗?

此刻的州城衙门,纪楚颇有些头疼。

他知道这地方地广人稀,想要种棉就要开荒。

却也没想到,这里的官田,基本处于荒芜的状态。

怪不得年前晁同知会特意提醒。

户司主事尴尬道:“没办法,咱们这人太少了,官田实在没人种。”

纪楚揉揉手腕,关节上的红肿被膏药遮了下去。

从年前到现在,各种文书跟方案处理了不少,忽略了这地方的寒冷。

就连纪楚指关节都有些冻伤。

好在春天马上来了,想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漳兴三年,正月十八。

昌河州寒冷依旧。

开荒都要再推迟一段时日。

纪楚点头道:“那就再等等,让流放过来的犯人先整顿整顿。”

户司主事立刻继续禀告。

这三百人全都派在官田上开荒,等到清明种麦,一个半月的时间,差不多可以开出一千二百亩地。

除了预留出来的二百亩棉花地之外,其他六百亩都种曲夏州来的良种。

可以说,他们这里的官田,都不是为了盈利。

只是为了培育种子。

等到明年分发给下面百姓。

所以这一千二百亩的田地非常重要。

温书吏负责一千亩麦田。

白夫子则负责二百亩的棉花地。

这些安排都没什么问题。

不过纪楚忍不住道:“三百人,一个半月,一千二百亩地?”

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户司主事还以为纪大人嫌弃这样的速度太慢,主动解释:“虽说三人一天能开一亩地,可这几百人的伙食也要他们自己负责,所以不能按照最定格的算。”

意思就是,这都是他计算好的,实在不能再多了。

“要么,定个一千八百亩?让他们日夜兼程,应该可行。”

纪楚笑了笑,摇头道:“算了,一千二百亩吧。”

户司主事连连答应,还说已经派人去接曲夏州的麦种,所以官田种植不会有问题。

纪楚夸了句不错,让那个户司主事格外高兴。

纪大人夸他!

纪大人夸他!

其他各司主事一一汇报情况,基本没什么问题,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昌河州,开荒为第一要务。

唯独工司主事上前,主动道:“大人,下官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纪楚听到这话就头疼,直言:“在咱们这,有什么说什么即可。”

工司主事立刻道:“回大人,下官要说的,是水泥作坊。”

水泥作坊。

平临国其他地方,基本已经铺开了。

毕竟是去年年初的消息,各地不少水泥作坊,已经开始稳步运营了。

倒是他们昌河州还未开始。

纪楚对此早有想法,甚至早就想办了。

可他指了指昌河州的账本。

没办法,这里实在没钱。

不仅没钱,也没人。

无论哪里,都抽调不出人手。

其他的地方是缺地,他们这里是缺人啊。

之前的刘知州没有第一时间办水泥作坊,也是这个原因。

穷。

真接手这里之后,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穷。

工司主事颇有些失望,纪楚就当没看到,他这会也变不出银子啊。

等其他人离开。

纪楚跟李师爷算了算账册上的银钱。

开荒虽然不用工钱,甚至不用管吃喝,但工具还是要买的。

还有给曲夏州的麦种钱。

以及各地官吏们的俸禄。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ì???????ě?n????〇???⑤?????ō???则?为?屾?寨?佔?点

再加上水泥作坊迟早要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纪楚忍不住叹口气。

要说一地之长,他不是没当过。

但一个安丘县能有几个官吏,稍微赚点银钱,就够县衙吃喝的了。

可整个昌河州,情况还是不同。

也就广宁卫暂时不用管,那里的花销都由朝廷供给。

其他十二个县,还有州城本身的花费,就要靠他们自己的账目银钱。

说起来,他所在的地方,已经很久都没为银钱担忧过。

来到昌河州,颇有些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

开荒,还是要开的。

这件事不能耽搁。

只是方才工司主事一说水泥作坊,就勾起纪知州的“伤心事”。

怪不得之前跟曲夏州知州提修路,要数科官署,长官们都颇为无奈。

不是他们不想给,实在是花费太大。

当下属的时候,觉得上司扣扣搜搜,自己当上司之后,也是这样啊。

“还是抠门一点吧。”纪楚叹口气,“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纪楚心里倒是有赚钱的法子。

但每一种方法,都需要人手。

而这里最缺的,就是人。

想要吸引更多人过来定居的方法,只有一个。

赶紧把棉花种成!

只要棉花成了。

这里的大片土地,自然而然会吸引更多人过来的!

李师爷也挠头。

估计谁也没想到,昌河州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人吧?

这话要是说给“人满为患”的中原一带,估计还觉得稀奇。

从来只听说过人缺地的。

可没听过地缺人。

什么?

这里太冷。

那没人不是很正常的吗?

所以话题又回到原点。

种棉花吧。

只有把棉花种成了,才能吸引更多人过来。

纪楚这么想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而棉花的消息,也传到昌河州各县。

县里已经通知到了,各村抽调出最后种田的五个人,赶在四月初五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