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皆受大将军器重,何必这般生分。”
王植朝他看了一眼,并未说话。
郑回竟重重拍了自己胸口两下,又压低声音说道:“句句肺腑之言,绝无假话。”
“好了,既是大将军交代的要事,你便早些回去把,”王植淡淡说了句。
郑回轻嗤了声,笑道:“哪有什么要事,不过是让我去城外迎接晋州刺史入城而已。”
“晋州刺史?”王植有些奇怪。
毕竟一个晋州刺史,为何还要他这个羽林卫将军巴巴出城迎接。
郑回神神秘秘一笑,原本揽着王植的手臂,双手抱拳冲着上方:“自是因为这位大人,不日便要升任……”
说到这里,郑回突然顿住,他似也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
于是他收住口之后,转移话题道:“既如此,我便先走一步,下次我做东,到时候大家一定赏面子。”
他这么说,众人自然不可能再挽留。
只是待他走后,不到半个时辰,其余三人似也没多少兴致似的,都匆匆离去。
谢灵瑜站在楼上雅间窗边,看着楼下一辆辆马车,纷纷离去。
而没一会儿,从黑夜之中便有几道身影,跟随在马车之后,尾随而去。
“咱们之所以非要编造一个晋州刺史,升任刑部尚书的假消息,便是因为这个消息太过出人意料,只怕会打乱目前这个看似平静的局面,所以得了消息的人定然会在第一时间内有所行动,不管是他自己亲自传递消息,还是派人前去,只要我们盯紧了,他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为了能够盯紧这三人,谢灵瑜已经将永宁王府内,身手最好的护卫都派了出来。
毕竟此时乃是深夜,大街上行人罕见,马车更是几乎没有。
所以想要追踪这几人,便只能不能骑马,更不能乘坐马车,只能以脚力跟随。
好在马车速度并不算特别快,又是在坊市内穿梭,身形快的人当真能勉强跟上。
至于为了以防万一,谢灵瑜更是派人守在了安王和信王的府门口,若是当真有人直接去这两个王府通风报信,倒是最好了。
她派的人倒是可以守株待兔。
不过这种法子也不是十分管用,万一此人选择让旁人代自己传递任务呢,所以真正重要的还是跟上对方的马车,看看这辆马车究竟是回家还是去往什么旁的地方。
“殿下,你希望是谁?”突然一旁的萧晏行盯着谢灵瑜轻声问道。
谢灵瑜望着窗外,许久她淡声说:“信王。”
她希望今夜被她抓住把柄之人,是信王。
因为一旦被证实在羽林卫安插眼线,信王在圣人心中的印象,定然会一落千丈。
第115章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
一百一十五章
“外面风大,还是别站在窗边了,”萧晏行伸手拉住谢灵瑜的手掌,将她整个人往旁边拉了拉。
他并未问谢灵瑜缘由,因为什么原因对他来说,也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谢灵瑜想要的是什么。
外面三月里的夜风呼啸而至,但是谢灵瑜却感觉不到一丝冷意,对于她而言,如今她并非是孤军奋斗的,即便面对信王这个未来的最大赢家,她也有勇气去面对。
对方虽然现在还未对她露出屠刀,但是谢灵瑜不能将所有期望,放在对方的身上。
“好了,如今夜深我们也该回去了,不管今夜结果如何,明日自有分晓,”萧晏行微垂着眼睛,望着谢灵瑜。
谢灵瑜点了点头,如今隔壁雅间的人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他们自然也是不需要再在此处等着。
于是她便跟萧晏行两人也纷纷出了门,待到了楼下,门外的马车也等着。
次日,谢灵瑜起床之后,待梳洗完毕便匆匆来到了书房。
而贺兰放一早便在此处等着她,萧晏行也在。
“怎么样?”谢灵瑜忍不住问道。
贺兰放摇头:“昨日我们派出去的人,跟着其余三人,王植将军和徐志谦中郎将皆是乘坐马车回府,一夜未出。直到今早他们出门前往羽林卫衙门,倒是并无异常。”
谢灵瑜一听,立马问道:“还有一人呢?”
昨日一共四人,郑回乃是他们下的鱼饵,这几日他也一直被人盯着,并无问题,况且李作安对此人绝对信任。
是以谢灵瑜的心思,便放在了余下三人身上。
“还有一人,乃是中郎将韦琮 ,此人昨夜确实未曾回自己府上,但是他所去的乃是崇义坊内的一处私宅,从我们之前的调查来看,这处私宅乃是韦琮安置自己外室所在。韦琮妻子悍嫉,容不得家中妾室,因而韦琮便将自己的外室安置在此处。”
谢灵瑜之前便派人将这几位调查了一遍,自然也将他们的基本情况都摸清楚了。
韦琮这个外室已经有好几年了。
此时听到贺兰放这么说,谢灵瑜问道:“有没有可能这个外室,便是韦琮传递消息之人?”
“属下也正是考虑这点,已经让人盯着这个外室,”贺兰放说道。
谢灵瑜露出满意的笑容:“果然贺兰将军,一向让我放心。”
萧晏行站在一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也觉得目前这件事极为妥当。
而谢灵瑜之所以对羽林卫之事如此上心,也是因为前世皇位继承时,四皇子安王一直不服新皇登基上位,认为他乃是在先皇驾崩当日,控制了皇宫,第一时间隐瞒圣人驾崩的消息,最后得以矫诏登基。
如今她慢慢回想起来,自是与安王是一样的想法。
倘若信王当真是矫诏登基,那么他一定是得到宫廷禁卫军的帮助,要不然他无法控制整个皇宫。
只可惜谢灵瑜前世对于这些事情,没有丝毫的关心。
况且新皇登基没多久,安王便逃离长安,谢灵瑜被诬陷与他勾结,被圈禁在一处荒凉破落小院,直到她死都未在踏出那个院落半步。
所以她并不知道新皇后来大肆封赏了哪些人,除了偶尔从那些伺候她的人口中听到只言片语。
但那些人谈到的也不过是权势如日中天的萧晏行。
羽林卫最后究竟有没有人被封赏,她还当真不知晓。
可目前看来,原来从这时候开始信王的手,只怕便已经伸到了南衙六卫之中。
倒也不是说她没有怀疑过安王,但是安王此人表面花团锦簇,但是实际上却完全争不过信王。
信王当初即便真的是矫诏登基,可是他成功了。
况且后来安王起兵谋反,还被萧晏行领兵镇压了。
所以有胆子拉拢左羽林卫的人,谢灵瑜心中一直怀疑的是信王,而并非是安王,也正是因为基于前世种种。
“好,继续监控韦琮这个外室,看看她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