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气氛。
不曾想,殿下一番话竟又惹恼了太妃。
“含凝如何能与她比呢,没了爷娘,如今也只能依靠我这个姑母,她又何必放下身份跟含凝计较呢,”韩太妃这会儿反而觉得,是谢灵瑜过分计较。
陈嬷嬷也没想到,怎么太妃在章小娘子这件事上,这么钻牛角尖呢。
“可是如此一来的话,殿下岂不是更不喜章小娘子,与您的初衷也是违背了的,”陈嬷嬷想来想去,还是耐心劝说。
她作为韩太妃身边的人,可不愿意太妃与殿下母女离心。
这下倒是戳中了韩太妃的心里,一时她竟也沉默了下来。
*
谢灵瑜出了院子,并未立即离开,反而是返回前院,去了萧晏行的院子里。
待到了院内,萧晏行果然早已起来了,手里捧着书卷正在读书。
“郎君可真是用功,”谢灵瑜真心实意的赞了一句。
萧晏行看着她一身华服盛装,额头上贴着精细花钿,唇上鲜艳润泽的口脂,将她本是清冷雅丽的长相映衬的雍容华贵起来,与他这些日子里瞧见她的模样截然不同。
他放下书卷:“殿下谬赞了。”
谢灵瑜:“王府内有一处藏书阁,我阿耶在世时,曾豪言要收尽天下藏书,只可惜……”
说到此处,她脸上露出一丝明显失落。
即便距离那场刺杀,已经过去很多年,可是谢灵瑜依旧无法轻易释怀。
若是可以选择,她不愿当什么劳什子王爷。
她只想做阿耶的小阿瑜。
“殿下,”萧晏行并非那等善安慰人的性子,这会儿竟要绞尽脑汁,想要说点安慰眼前的小殿下。
谢灵瑜:“那里藏书也并不少,你若是有兴致,我可以让人带你去。”
萧晏行没想到她会对自己这般不藏私,高门大户的藏书,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见。
“我知你此番入长安是为了春闱,我自是希望郎君能得偿所愿,金榜题名。”
谢灵瑜似担心他会拒绝,竟又多说了两句。
萧晏行:“殿下好意,我岂能不领。”
“那就好,你今日便在家中看书,我要入宫去给圣人和太后请安,估计要到昏时之后才会回府,”谢灵瑜一双黑眸笑盈盈看着他。
她这般细心叮嘱,倒是萧晏行从未想过的。
待叮嘱过后,谢灵瑜也没再多言,离去准备入宫。
只是她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后,一直在萧晏行身边伺候的清丰,这下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少主,我觉得这位小殿下好像有些不对劲。”
萧晏行挑起眼尾,语调淡然:“何来不对劲?”
“我本以为殿下是想招您当王夫,”清丰疑惑道:“如今看来,竟好似想要栽培您。”
萧晏行原本眼底漫不经心的笑意,一下淡了下去。
第15章 前世杀了我的人。
马车行驶在宽阔的大街上,一路朝着长安城内最核心奔去,还未到到宫门口,远远看着前方恢宏高大的宫墙,以及恢宏庞大的建筑群。
待到了光顺门,马车被宫门口禁军拦下。
在对方让出示腰牌时,骑着马陪侍在身侧的贺兰放,立即拿出腰牌:“马车上是永宁王殿下。”
禁军刚接过他的腰牌,立马齐刷刷下跪。
“恭请永宁王殿下金安。”
只是众人下跪行礼之时,心头也不免嘀咕,这位殿下一直隐居在长安城外的离宫,怎么突然回了长安。
不过饶是心底再嘀咕,该放行的还是得放行。
“殿下此番进宫是所为何事?”禁军还是硬着头皮发问。
他刚才也趁机查看了贺兰放的腰牌,确实是永宁王府。
马车上的车帘被掀开,谢灵瑜看向对方:“自是向圣人和太后请安。”
虽然无人敢抬头直视这位永宁王殿下,可耳畔听着这道清泠如泉韵般的声音,自带一股子贵人的气韵,实在是好听的有些过分。
因为王府马车并不能入内,因此谢灵瑜下了车,由内侍带着她前往太后寝宫。
好在谢灵瑜身份尊贵,便是在宫中也可乘辇。
内侍本是要让人为她准备步辇,却被谢灵瑜拒绝。
她这么久初入内殿,理应低调。
“本王甚久未在宫中,不如你带着本王领略一下如今内苑景致,”谢灵瑜神色淡然。
小内侍当然不敢怠慢这位殿下,领着谢灵瑜前往太后所居住的兴庆殿,而这一路正好要路过太液池,这里是引入活水入宫内形成湖泊。
深宫内苑之中亭台楼阁临立,巨大的宫殿鳞次栉比,显得格外恢宏壮阔。
谢灵瑜虽然久居上阳宫,但是与大明宫相比,便如稚童面对九尺壮汉。
况且这可是圣人所在之地,自然更是庄严肃穆。
一路行至兴庆殿,谢灵瑜所见之处,皆有往昔的影子。
阿耶还在世时,她入宫如家常便饭似的,太后更是喜欢她,时常要留她宫中小住几日。那时候她是矜贵受宠的小娘子,未来的小郡主。
待到了年岁,阿耶就会向圣人替她请封。
可谁能想到,一场刺杀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她从一个未来的小郡主,居然变成了从未有过的女王爷。
只是她这个女王爷的位置还未坐稳,就被阿娘说动,前往上阳宫避居。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好在大明宫内未曾大兴土木,她竟还识得曾经走过的路。
到了兴庆殿门口,内侍立即进去,求人通传。
自然通传之人,听说是永宁王求见时,还愣神的想了下,哪位永宁王。
但好在谢灵瑜在殿外并未等候多久,就见里头有急匆匆的脚步,待抬眼看过去,便见一个嬷嬷模样的妇人赶到这里。
“殿下,”对方一瞧见谢灵瑜,竟激动的眼角含泪。
谢灵瑜轻笑喊道:“高嬷嬷,许久未见。”
瞧着自己曾经照顾过的小殿下,这般笑盈盈的看着自己,高嬷嬷这下眼泪当真要落下来。
不怪她激动,谢灵瑜幼时经常被太后留在宫中小住,那时候就是眼前的高嬷嬷照顾着自己,即便后来她长大,每次来太后殿内,高嬷嬷都是殷勤的照顾着她。
“殿下快些进去吧,太后方才一听说竟是您在殿外求见,激动的都失手打落了一只琉璃盏,”高嬷嬷殷切述说着方才殿内的状况。
可不就是,内侍进来通传,说是永宁王爷求见。
一开始太后并未激动,只当是永宁王太妃又入宫请安。
等缓过神来,太后还未开口问,本拿在手里的琉璃盏一下掉落,碎的四分五裂不说,她老人家更是激动的就站了起来,险些踩到地上的碎琉璃片。
就在高嬷嬷陪着谢灵瑜往正殿走,一道又一道的通禀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