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娘子一道吃一道睡,杨四娘兴奋的很,“阿锦,我们都十三了,这两年就要定人家,定了人家就要嫁人,以后再也没这样的机会出来一道玩了。”
苏若锦不认同,“想出来就约出来,就像现在一样,吃一道睡一道,现在是闺蜜,以后就叫偷得浮生半日闲,人生总得给自己放放假。”
阿锦能想到,就能做到。
“只要你能把我叫出来,我就跟你一道出来。”杨四娘高兴中有些愁怅。
“怎么啦?”
两位小娘子躺在靠窗的榻上,透过纱窗看向外面,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清风荡过纱窗,吹到小娘子嫩得能掐出水的面庞上。
杨四娘叹气,“我的亲事差不多要订了。”
“谁家?”苏若锦倏一下坐起来,“你外祖家表哥吗?”
杨四娘点点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但是舅母有些嫌弃我爹多年还是个监察御使,而且得罪的人多,对表哥的前途没有助益,不太同意。”
表妹嫁表哥,苏若锦其实不同意的,但是杨四娘目前遇到最好条件的就是郑国公府的表哥,而且嫁到郑国府,属于外祖家,不需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磨合。
对于一个古代小娘子,嫁人就是重新投胎,一旦嫁错,那一辈子差不多就完了,所以她说不出表妹嫁表哥容易生出畸形儿这样的话。
她伸手握住最好的闺蜜问道,“那你喜欢表哥吗?”
杨四娘嘟了下嘴,“我也不知道。”
苏若锦听到这里,不满她对婚姻大事的态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什么叫也不知道?”
杨四娘没了以前的活泼,变得沉闷,“表哥小时候就不太喜欢我。”
可是苏若锦从她这里听到的每次回郑国府都是表哥长表哥短,也就是说,杨四娘是喜欢他表哥的。
这两年上元节看灯时,她见过郑国府嫡次子,长相气质肯定比普通人强,但跟范宴嘉、赵澜他们没法比,在一众世家子弟中算是一般吧。
但杨四娘跟她也是普通小娘子,她们所求的也是平凡的生活,所以如果情投意合,女子稍为高嫁一点,也不离谱。
苏若锦叹气,“那你娘知道你表哥不太喜欢你吗?”
杨四娘点点头,“娘说这是目前为我找到的最好的夫家,就算有些不太喜欢,总是表兄妹,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她不知道怎么说了,捏捏她的手,看向外面,“你看,彩云追月。”
杨四娘好像没打算放过这个话题,“阿锦,你呢,听说你家不同意,温大人家又重新找了个六品官员之女,官级比你们家高哩。”
苏若锦伸手拍她,“我都不知道,你从哪打听的。”
杨四娘嘻嘻一笑,“我现在经常去奶茶铺帮忙,听喝奶茶的官夫人们说的。”
“我没意向,人家当然要再找啊,这不很正常吗?”
“唉!”杨四娘叹道,“要是我爹不得罪那么多人,或许到我家提亲的人也很多吧!”
因为杨大人得罪了太多官僚,杨家兄弟姐妹的姻缘好像都不太顺,杨夫人把杨四娘嫁回娘家,也是爱女之心吧!
不知不觉,她们竟都长大了!
看向窗外月色,才十三岁啊,就要开始谈婚论嫁了,苏若锦无奈的笑笑。
两个小娘子也不知聊了多久才进入梦乡。
第203章 照顾 卖水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
本以为文山街早茶铺生意会受到影响,没想到,不仅没影响,过来吃早茶的人更多了,从早上到黄昏,络绎不绝。
苏若锦特地留意了,除了固定的老顾客外,又新增了不少人,而这些人跟苏家一样都是从城内出来避暑的。
史二庆幸,“幸好小郡王造这个小院时除了引山泉水,还打了一口深井,咱们铺子不缺水。”
生意红火,城内缺水,苏若锦特意看了自铺子内的两口井,不管是外引的水井,还是内打的深水井,白天用,夜里渗,到第二天,井里的水位总能恢复到原来的位子。
水啊!生命之源,苏若锦从没像此刻这样感谢赵澜、感谢四平,真是找的专业人士干的活啊,不管是山泉眼,还是地下水,好像都踩到了水脉上,真像开了金手指。
虽然有水,但粮食、食材没往年充沛,苏若锦减少了早餐花样,而且限量供应,客人要是不想走,可以坐在这里消遣,但最多只能加一次早餐点心,且价格双倍,不再提供第三次。
从加量不加价变成了减量价双倍,以达到控制食材供应的目的,这一结果导致只有有钱人还继续来苏记早茶铺,而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文人雅士不怎么光顾苏记早茶铺了。
其中包括苏言祖让照顾的上官屿。
一连三天没来,为了兑应承诺,苏若锦准备下山去看看上官屿,她现在出门,屁股后面总是跟一趟小屁孩,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闺蜜杨四娘,外加每个人的丫头随从,差不多赶上一个足球队了。
黄昏时分,天终于不那么热,苏若锦带上吃食,拎了茶饮去看望上官屿。
一路上,被炎热天气闷了一天的孩子,跟放风似的,个个撒欢似的跑向山下村子,欢声笑语,飘荡在小村乡道上。
苏若锦发现,与她们欢跃相比,暮色中,乡人们愁着一张晒得黑黄的脸,个个挑担抬桶,不是从山上下来,就是从山下往山上赶。
都是打水之人。
苏若锦下意识抬头看天,太阳已经落山,天与山相接之处,却看不到晚霞,天空晴澄的发白,连片云彩都没,没云哪来的雨。
岔过村道,上了去上官屿家的路。
两边农田里长的豆黍都干的落了一层叶子,只余梢上几片,都看不到什么豆荚。
唉,不能看,一看苏若锦就叹农家的日子怎么过。
没一会儿,一群孩子来到了上官屿小院前,门开着,但是院子里静静悄悄的,好像没人在家一样。
杨四娘眼尖,看到拴在篱笆墙边的小毛驴,“有客人。”
来京城四五年,有朋友很正常,苏若锦便让弟弟妹妹在门口玩一会,她让三郎随身小侍阿榆进去知会一声。
阿榆便提脚进了院子,没一会便进了堂屋前的回廊,站在廊前轻呼:“上官公子……我家小娘子与小郎君过来看您了。”
边上房间传出说话声,声音不大,嗡嗡哒哒,听不清。
阿榆便迎着声音进了正堂,穿过正堂往后走。
小院门口,杨四娘带着苏小四、苏小妹摘狗尾巴草,一边摘一边吵着谁摘的多。
苏若锦一边看几个玩闹,一边留意阿榆进去的动静,正疑惑之际,阿榆大步走出来,“二娘子,上官公子病了,郎中正在给他施针。”
一听这话,苏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