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小有家资,要不是苏若锦故意打了花平一个措手不及,估计不会带她到马市来买马,因为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买到马。
苏若锦目光一直落在花平与档主身上,二人好像老客户与老主顾一样熟恁的开着玩笑,付了钱,拿了官府给马发的购销凭证花平笑嘻嘻的递给她,“呶,别丢了。”
“谢谢花叔。”
花平一副不跟小屁孩计较人情的模样,“少使唤我,搞得我欠人情,拿什么还。”
苏若锦嘿嘿一笑,“花叔这么聪明,肯定能想到还人情的办法。”
花平:……
小娘子脸皮怎么这么厚呢?这个人情不是因为你才欠上的吗?
买到马,苏若锦只心疼银子片刻,便只剩兴奋,出了马市就要花平带她骑骑看。
花平:……
唉,跟小娘子打交道真累啊!只是为何累得嘴角还往上翘呢?
又是抢人家女儿的一天,软软糯糯小娘子一枚,坐在花平身前,不要太拉风哟,回头率更高了,路过的人无不羡慕,回家也叫婆娘生个女儿出来娇惯。
大马拉到家里,不仅引得家人围过来,连周围邻居也过来看热闹,杨四娘终于逮到苏若锦,“原来你去买马了。”
苏若锦朝门口的邻居笑道,“要不,大家进来看吧!”意思是,我要关门。
小娃子们真就进来了,大人们就不好意思了,个个笑着回去了。
“哇,好高的马啊,枣红色的,真漂亮。”
苏若锦也觉得这匹马颜色漂亮,“等我爹回来,叫我爹给大马画个像。”
杨四娘捧场:“你爹肯定画得好看。”
“那当然。”苏若锦毫不脸红的接过马屁。
花平:……
他朝苏夫人拱拱手,“小的就先回去了。”
程迎珍留他吃晚饭。
“二娘子已经请我吃过中饭了,晚上我就不吃了。”
练武的人,不能吃太饱,程迎珍便不再留他,让鲁大妮赶紧打包了一份,“等饿了热一下吃。”
“多谢夫人。”
花平带着食盒看似不急不慌,实际步履轻快,一转眼出了巷子,汇入到街道人流中就不见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他出现在小院里,一脸严肃,“抓到方脸了吗?”
沈先生点头,“抓到了,但是跟他接头的胡子男不见了,我们的人没找到。”
“审了吗?”
“老杜正在审。”
听到正在审,花平人一松,靠到椅背上养神。
沈先生问:“谁发现的?”
“毛丫。”
“苏家让你教的那个丫头?”
“嗯。”
沈先生拈着胡须,“是个好苗子。”
花平听的神情一紧,“你想把人弄进探察司?”
沈先生笑道,“天天跟你徒弟打交道,人品、习性怎么样,你最了解,弄不弄进来,随你的意思。”
“苏家培养她,是给苏二娘做护卫的,你倒是看见个人才就想抢。”
“我这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我大胤朝,为国效力,匹夫有责。”
花平:……
一时之间,二人相对无言。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他开口道,“苏二娘怕是猜出我身份了。”
这下轮到沈先生吃惊,“不会吧。”
“这丫头猴精猴精的,估计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苏若锦没想到她说别人的话有一天会被还回来。
“这……”沈先生有点犯难了,任何知道他们身份的人要不是消失的远远,要不就是找到弱处威胁让他们不敢乱说。
苏二娘子这身份……以及与小郡王的关系,怎么处理?
花平一副你不是善于处理这种事嘛,让你烦去。
沈先生气他没个正形,“还不坐好好,像什么样子。”那还有兵卒的精气神。
花平嘻嘻一笑,才不在乎,指着食盒道,“给你消气。”
“这还差不多。”
只是沈先生刚摆到桌上,他们的主人便到了。
赵澜一边接巾子擦脸,一边问,“怎么样了?”
沈先生刚要叫人去找老杜拿审讯记录,老杜进来了,“不是我中原人,十年前跟着灾民混进京城,领了坊郭户(安置在城市里的流民),那老妇人也不并是他老娘,两人是辽夏国安插到我大胤朝的耳目,转门刺探马市,通过他的消息,北边榷市确定卖多少马给我朝,以控制汴京城的马价。”
第146章 香胰子 女掌柜
赵澜说道,“他只是个小小的耳目,就凭他一人不可能了解整个马市的情况,肯定还有钉子、勾联,甚至内奸,花伺察,你带人揪出这些暗桩探子。”
“是,小郡王。”
老杜回禀:“今天抓到的方脸只招了自己,连‘老娘’都不肯招,‘老娘’被我们抓了后,也只供了自己的部分,其余也是一句不讲。”
你说招吧,除了知道他们是辽夏国探子,来京城探马市情况,其它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
想要一个人吐出东西,那必然要找到对方的弱点,可这些辽夏国人孤身来京,无牵无挂,根本没有把柄弱点,除了用极刑,一时之间还真撬不开他们嘴。
沈先生问,“他蹲苏记对面,真为一个女人?”
赵澜眸一抬,甚是凌厉。
花平摇头:“应当是看上苏家食谱或是什么趁手工具了。”
苏记早食店,不管是蒸笼、烤箱、或是食方子都跟一般的食肆、酒楼不一样,做出来的吃食明显煊软有味,或是形状好看。
这些探子还真是无所不贪,连这些民生用品都盯,饥不择食了。
沈先生拈须道:“不要小看这些,恰是这些活色生香的百姓生活构建了大胤朝繁华,他们眼馋也在情里之中。”
从生产力落后的地方来到繁华的犹如天府之国的汴京城,只要有家国荣誉的人,都恨不得这些东西归自己国家所有。
忙了一天,苏若锦准备躺到床上与周公会面,秋月过来说小郡王管事三泰到了,她一拍脑袋,“糟了,都忙忘了。”连忙汲鞋下地。
休沐,意思就是休息洗沐,和我们现在的星期天差不多。在秦汉时,就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
先秦时期淘米水就是高级洗涤用品,但那个时代,能吃得起米的都是豪门贵族,所以淘米水属于高级洗涤用品,于是在南北朝时,人们寻找到了一种更为廉价的洗涤物质皂荚。
皂荚,是天朝特有的苏木科皂荚树所结出的果实,含有胰皂质,其汁有极强去污能力,可以用来洗头,洗澡、洗衣服。在古人所用洗涤用品中存在时间最长,一直到今天,偏远农村中还有人用皂荚代替洗衣粉来洗涤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