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时就被人叮嘱过了,要想跟女儿在一起一辈子,那就要在任何外人面前都装着不认识,从此在世人眼里,她与女儿就是一仆一主,不能有半点差池。
于是终于团聚的场面,生生因为一个外人,变得悄然无息。
苏家又买了一老一少仆人,没两天周围邻居都知道了,杨四娘还好奇过来看过,她直摇头,“阿锦,你买人的眼光不行啊,你看这个年纪老的,一看就是身体被榨干的,再看这个小的,又呆又笨干不了什么活,你咋买这样的?”
苏若锦:……
杨四娘一脸嫌弃,把她能干的娘推出来,“下次让我娘帮你家买吧。”
“嘻嘻……夫人那么忙,就……不要麻烦她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你也跟我娘学学,要不然长大嫁人都不会买丫头怎么当家作主母。”
苏若锦:……杨碧容啊杨碧容,你才七岁啊,这么早就为当家主母作准备了?
古代大家族,像杨四娘这么大的小娘子确实开始教怎么当家作主母了。
露出家里买了婆子丫头后,程迎珍以让丁氏做衣裳为由把她带到厢房关上门偷偷摸摸哭去了。
毛丫带着木呆呆的李秀竹,除了烧火,这丫头目前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苏若锦对毛丫道,“给她点时间,要是过年后,她还只会烧火,我会把她卖掉。”这话没避着,当着李秀竹的面说的,可她好像也没什么反应,依旧木呆呆的,煮饭时就坐到灶膛后,不煮饭时,就坐在给她的房间门口,双眼一直望向前方,好像前面有什么东西样,一般人见了感觉还挺渗人的。
幸好她住的罩房朝东有太阳,又是东厢与主屋相连的小天井,里面长了些萝卜、菠菜,充满生活气息,要不然还真让人感觉阴森森的。
毛丫的经历跟李秀竹差不多,都是爹死族人吃绝户,李秀竹至少比她强一点,人家娘是带着她一起逃跑过的,可她娘呢,爹刚死,她就改嫁扔掉唯一的女儿。
所以不管李秀竹听得进还是听不进,不善言辞的毛丫,还是把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最后道,“能来苏家,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希望你也这么觉的。”
苏家不仅成为她遮风挡雨的第二个家,还给她请师傅学把式,让她长大后有机会找山匪报仇,苏二娘子平时还教她读书写字算账,无论将来怎么样,她拥有的本事,都能这个世道安然的活下去。
李秀竹被苏家买回来十天了,这十天,没有一个人嫌弃、打骂过她,还给她穿好衣,穿厚衣,吃的饭也跟主家桌上一样,有肉有菜还有大白馒头。
肉眼可见的,包着骨头的皮开始变得有光泽、有弹性,这是身体长肉了。
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一直关照着她,李秀竹毫无生气死鱼般的双眼渐渐被养出光亮。
虽然这个女孩跟平时一样什么话也没有说,但她的眼珠子好像转了下,毛丫明白,这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
都是一样的苦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毛丫转身,小天井里晒着被子,她把被子收进来,“我去厨房准备晚饭食材,你再晒会太阳,等太阳转没了,你就过来烧火。”
李秀竹好像点了头,又好像没点头,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太阳转没时,她起身转到东厢厨房,坐到灶后,一如既往的烧火。
那个穿着小袄,整天脸上挂着笑容的小娘子与她娘手拉手走进厨房,欢快的问道,“毛丫姐,都弄好了吧。”
毛丫点点头,“就等夫人跟二娘子过来掌勺了。”
苏若锦像往常一样,习惯性朝灶膛里望一眼,这一次,她的目光与李小娘子对上。
先是一愣,继尔,她咧嘴一笑,“秀竹姐的火烧得很好哇,加油。”还坚了个大拇指。
李秀竹眨了下眼,然后慢半拍的转向红通通的灶膛,大脑依旧跟往常一样空白。
不,也不是空白,至少,她看到了火是红色的。
养了十天,不仅养出了肉,还有反应了,这少女还有救?
苏若锦朝她娘笑笑,程迎珍失笑,开始炒菜炖汤,姨娘天天与她坐在厢房里,这十天气色也养起来了,要不了多久,姨娘就会跟正常人身子一样,从此她们娘俩永远在一起啦!
天边最后一丝晚霞被夜幕吞没,天完全的黑下来,书同驾骡车把主人接了回来。
等在回廊里的苏若锦、苏三郎姐弟二人像燕子一样朝他飞奔过去,“爹……爹……”
“爹……”
苏三郎抢到了爹的怀抱。
苏若锦撇嘴,“是我让你的,好吧。”
“哼!”苏三郎才不信,高傲的撅起小嘴,一脸得瑟。
唉,人为何要长大呢?等过了年,她就是八岁小娘子啦,爹的怀抱更没她的份了,长大真不好!
第110章 准备书同的婚事
苏家租的一进小院,有点类似于后代四合院,从院门进来,左侧厢房与前围墙之间有个小天井,这里是养骡放车厢的地方,为了隔绝骡子味,厢房顶头有扇门,平时就关着,要用骡车或是喂骡食时才打开。
顺着左侧厢房连廊往北走,依次是五个房间,去年家里雇工多,都住满了,今年大石他们都搬去铺子住了,除了书同叔,其余四小间都空着。
拐过左侧回廊便是与主院相连的小天井,这里没有种植疏菜,拉了晾衣绳,是苏若锦一家晾衣晒被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玩乐的地方。
顺着回廊走,依次是苏言礼的书房、夫妻二人主卧、小厢房、正堂、苏大郎兄弟的卧房,苏若锦的卧房,都是座北朝南,光线足,通风好,是小院的主院。
顺着回廊拐个弯,就是主院与右厢房连接的小天井,这边的小天井与左厢房相连的不太一样,主院边上延伸了两个小罩房出去,现在住着毛丫与李秀竹。
不去看这两个罩房,顺着回廊拐过来,右侧厢房依次是饭厅、厨房、杂间、工房、苏家的储物间。
虽是一进院子,不管是功能还是房间数量都不少,完全可以带家携仆居住,这也是苏若锦选择租这个院子的原因。
说起来还真是心酸,虽然现在赚的钱不少,可还真没机会买到这样的院子,再说了,一方面这院子好像带运,苏家自从住进来后,小日子不仅比以前顺,不管做什么生意还都顺当的很。
近阶段苏若锦还真不想搬动,再说了,有早餐铺做后盾,苏家也算有固定房产,一时之间也不着急买大院子,这样的小院住着聚气。
坐在回廊里,无论从那个角度,都一览无余,不管是人气、运气还是财气,都聚,她舍不得搬。
所以年前书同叔成婚,就在他住的那间基础上,把靠近的两个小房间分给他,一间让他放家什,一间让他两口子作厢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