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的时候把一盅吃完了,双瑞连忙上前,“小公子,奴才也给你盛一盅。”
苏家人又齐齐望向赵澜主仆,忽然意识到这不礼貌,又齐齐装着什么也没发生过的模样,该挟菜的挟菜,该喝汤的喝汤。
范晏嘉转头,“既然这么贵,要不我们自带食材让夫人为我们再炖一次怎么样?”他赶紧为自己不合时宜的‘三两’找补。
蹭饭还蹭上瘾了?苏若锦赶紧望向冷板脸赵澜,千万别答应,别答应……
“晏嘉说的甚是。”
苏若锦:……这一天天的……一个个的……咋都还成了吃货?
坛子里的佛跳墙本就不多,被赵范二人分了,果然是正在长身体的少年,两人不仅各自喝了两盅佛跳墙,还又吃了两小碗米饭,干掉了照烧鸡腿,吃了萝卜丸子……
怪不得能长这么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幸好这两家都有钱养得起。
吃饱喝足,赵范二人跟苏言礼去书房做学问去,苏大郎跟去旁听。
程迎珍收拾碗筷,苏若锦要帮衬,毛丫过来,让她去看小四郎,她与夫人一起收拾。
苏若锦便去了小厢房,这是程迎珍做针线的地方,里面放有火笼子,小四郎的摇篮床就放在火笼边上,暖和和的,小屁孩睡的正香。
她轻手轻脚坐到摇篮边上,半趴在摇篮边上,一边看着小四郎,一边张嘴打哈欠,是充实的一天,也是力气用完的一天,吃饱喝足就容易乏困,双眼发沉,没一会就瞌上了。
走廊外,赵澜被三泰叫出来,“小公子,天色不早,王妃那边来催了,让您早点回去。”
赵澜一边听小厮说话,一边透过厢房门缝看到了趴在摇篮边的苏二娘子,她脑勺对着门缝,所以赵澜不知道苏二娘子睡着了,因人趴着,小小一团缩靠在摇篮边,像个软软的糯米团子,让人忍不住想上手捏一下。
苏某人正呼呼大睡,根本不知道自己被人惦记上要被捏扁搓圆。
三泰见小主人发呆,又轻轻提醒一声:“小公子……”
“晏嘉还在跟博士讨论学问,不急。”
催不得……真是催不得……
三泰顺着小主人视线朝门缝里望过去,看到小娘子团团的小背影,突然想起来小公子想王妃再生个妹妹的,原来他想妹妹了!
只是王妃都有孙子孙女了,还能给小郡王生出妹妹吗?
第102章 出门
蹭饭是真,请教学问是假,程迎珍厨房忙完,范晏嘉已经从苏言礼的书房出来,二位小公子齐齐作揖告别。
苏家人送客,苏言礼见女儿不在,顺手推开小厢房的门,“阿锦——”
迷迷糊糊之中,苏若锦听到老爹叫她,转头就朝声音迎过来,“爹……”
“送送两位小公子。”
“哦。”苏若锦嘴里答应着,人还迷乎着没动。
昏黄的灯光下,小娘子雪白粉嫩,迷迷乎乎,像个陶娃娃一样可爱,真有让人捏一把的冲动。
范晏嘉心道,要不让嫂子也生一个这样的小侄女给他玩。
苏若锦:……我谢谢你!
赵澜瞄了眼,目光转到昏暗的天井里,母妃大概是生不出这样的妹妹了。
见女儿迷乎半天没动,苏言礼失笑,歉意的朝二位学生说道:“犯困了。”说罢,进了屋,伸手就抱起女儿出了厢房,怕外面冷,站在回廊没下台阶,只是嘱托:“天黑风大,路上当心。”
“多谢博士款待,学生先走一步。”
二位小公子齐齐出了苏家。
书同与苏大郎跟在后面送他们到巷子口。
苏言礼见女儿趴在他肩头又睡着了,对妻子道,“阿珍,洗洗让她睡吧。”
程迎珍点点头。
苏三郎也犯困,抱着程迎珍闹觉,“我也要睡……我也要睡……”
夫妻二人似乎早已习惯两个孩子闹腾,苏言礼把女儿送回房间,转身抱三儿去洗漱,留下妻子拾掇女儿。
巷子口,范晏嘉上了赵澜马车,马车嘚嘚消失在夜色中,苏大郎与书同这才转身回去。
马车里,范晏嘉也乏困,靠在车厢壁,一面养神,一边与赵澜闲话:“其实我还能吃一碗,子瑾,你呢?”
赵澜撇他眼,一副你说呢?他现在早起练功,白日在学堂学习,一天下来,虽有正餐茶点,总觉得不合口味,那吃的饱,冒然来夫子家作客,人家又没多准备,当然没好意思放开吃。
“要不,咱们再去吃些烧烤?”
去就不必了,赵澜让小厮去苏记烧烤买了些回来,二人在马车上一边吃一边回家。
苏若锦不知道二位小公子吃的意犹味尽,她早就拱到热乎乎的被窝里做美梦去了。
进入十月,西北风越发刮的猛烈,冷的人都懒得出门,程迎珍身子弱经不住寒气,时有咳嗽,苏若锦便经常在午后给她炖梨。
冯老爹从山里头带来的大秋梨用油纸包裹好放在地窖里,保存的好,一个冬天都不会失去水分,要吃时,拿出几个切去蒂部,再用勺子挖出里面的肉,然后加入红枣、枸杞、百合、川贝、老冰糖,再把挖出的梨肉放点进去,放到锅里蒸,一道止咳润肺去燥的食补甜品就做好了。
每次程迎珍都吃的精光,苏若锦兄妹也时常跟着一道吃,清甜又营养,百吃不厌。
除午后小甜点,苏家的伙食也从小炒、红烧等变成了以煲为主,像什么菘菜豆腐煲、萝卜乌贼煲、香茹焖鸡等,基本上都跟砂锅打交道。
使用率高,用坏的频率就高。
在两位小公子提前通知要过来吃饭的前一天,又用坏了一只,苏若锦便让书同叔驾骡车,她亲自去陶碗市场挑几只回来,就不信了,一个冬天还能不够用?
天气着实冷,苏若锦把自己从头武装到脚,头戴羊绒帽、身穿大棉袄,这里的棉可不是后世所知的棉花,而是木棉,穿在身上一样保暖,脚上穿着防水防风的鹿皮鞋,能有鹿皮做鞋,这得感谢平阳小郡王,虽说人家过来蹭饭,但是人手从来不空的,就算当时没来得及带礼,那事后也会补上,这鹿皮就是某一次回礼,被苏若锦找了专门的鞋匠在鹿皮下面加了一层羊绒,跟后世冬天加绒皮鞋一样,暖和的很,一点也不惧严寒酷冷。
苏家每人一双,就凭这,人家小郡王想来蹭几顿就几顿,苏若锦绝无二话。话说回来了,这样是不是忒那啥了……哈哈……才不管……赶紧找几口好砂锅才是正经。
书同领着苏若锦朝陶碗集市一站,立即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个个看向戴着奇怪红帽的小娘子,虽说奇怪,但戴在她头上,白嫩有肉的小脸在红帽子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她唇红齿白玉雪可爱,简直就跟年画里的小仙童一样。
“这帽子像是西边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