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以供学生迁舍。”
没说明自己升入了内舍,范愚刻意停顿了一下,打算等兄长追问一句再说明。
他同样将一道前来的陆展宣的存在给抛到了脑后,寻了个舒适的姿势窝进宽大的椅子当中后,注意力便全投到了自家兄长身上。
这会儿捧着热茶,模样好不惬意。
就是没能等来追问,等来了发顶的轻揉。
“看来得恭喜阿愚,升入内舍了。”说的是看来,语气却很笃定,还有些微不可察的为他骄傲。
有个身在上舍的兄长在,光是月月往来的家书,便已经够他对太学的生活有所了解了。
早先叶质堂经历这回考校时,可是写了整整一页纸,来向对科举毫无兴趣的小弟,抱怨考校难度远不及乡试,实在令人失望的事儿。
而外舍与内舍的氛围差别,也早已经在书信往来的过程中被提及了太多次。
也因此,叶质安的这句恭喜来得特别真诚。
不止贺他升舍,也是贺他能在更适合的环境中,与更为出色的人一道继续学业。
没备点心,索性补了一句道:“不如晚饭去那家无名酒楼用,就当是庆祝。”
正是悬济堂附近那家主厨手艺极好的酒楼。掌柜没为之取名,于是便被常客直接唤作了无名。
眼看着两人的交谈终于要告一段落,陆展宣才轻咳了一声,来提醒他们屋中还有第三个人的存在。
先前担心的事儿倒已经不再是个困扰,范愚的话正好能作为个解释,说明他没能照着约定的时间前来医馆的原因。
但为了确保自己不必尝到味道古怪的汤药,陆展宣开口时还是先主动告罪了一声。
“先前约定的时间,正逢升舍考校,只好趁今日太学暂停了课业前来。”
没好意思说不想尝到奇怪汤药。
这样想着,神情也就略略有些扭曲,引得正抿着茶水的范愚轻笑出声。
很好地意会了友人未说出口的话,范愚带着笑摇了摇头,便打算起身,将靠近叶质安的位置给让出来。
说实话,他还真有点期待陆展宣体会一番自己的经历时,会是副怎样的表情。
身体刚动了动,身侧的叶质安就抢在前边站起身,示意范愚继续坐着就好的同时,换到了陆展宣跟前,好方便替人诊脉。
炭盆原本摆在两人位置之间,这样一来,差不多成了范愚独享的温暖。
反倒是身体比他还弱些的陆展宣,呆得更远。
好在叶质安一年来起的作用颇大,新的一年冬日来临时,陆展宣就已经不必再蜷在炉亭建里,能够勉强顶得住寒意,尽量不错过诸位先生的讲解了。
此时离得虽远,也不至于瑟缩。
相比之下,大约还是范愚自己,逐渐被惯得知晓了娇气为何物。
手中捧着热茶,足边便是炭盆,惬意地窝在椅中。身上的外袍在颈边围了圈毛领,正好能让他将半张脸都埋入其中。露出的眉眼秀气精致,说是哪家溺爱着长大的小郎君,也不会有人怀疑。
没有受到寒意d侵袭,甚至还有家除却嗅觉灵敏的老饕之外几乎不会知晓的酒楼,能带来一餐美食。
比起来多年前的饥寒交迫,境况可谓天差地别。
还得加上一条,远离了自家兄长的小小爱好。看着边上陆展宣尚且略带忐忑的模样,范愚嘴角的笑意越发扩大了些。
第124章
事实上, 叶质安此时并没有让陆展宣体验一番自己爱好的想法。
只是错过了约定的时间几日功夫,何况还事出有因,他还不至于下手这么狠。
照着陆展宣的状况微调了一番方子, 便示意人离开。
难得起身送病人出门,真正目的却是将医馆的门给顺手阖上,以免今日再有谁上门来打断相处。
离该用晚饭的时间还有许久,足够对弈上一局。
只是这念头刚冒出,叶质安的脑中便响起来了小妹前些天才说过的话。
自从回到京都之后, 母亲便在忙着替他相看门亲事, 碍于医馆的存在, 方才勉强放慢了点步子。
可再怎么算, 半年时间也足够选定几个中意的候选, 于是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头,但凡他回叶宅一趟, 都会被留上许久, 而目的只有一个,便是问出来他的偏好。
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儿女本该没有插手自己婚事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 叶质安倒是很感激父母的开明。
不论是年纪长他不少的两位兄长, 还是早早定亲的小妹,都得到了机会来挑选心仪的对象。
轮到十八岁才归京长住的叶质安自己, 自然也会被征求意见。
甚至在他无数次的逃避过后,常伴在母亲左右的叶稚瑶都开始了替母分忧,试图从唯一一个还没定下的兄长口中,套出来点话。
尝试过数次都没能成功,几日前, 叶稚瑶索性直接叩响了悬济堂的门扉。
正巧没有病患在场,他也就少了个拿替人看诊来回避这事儿的机会,被小妹正好逮住,强行按着坐在她对面来接受拷问。
“兄长究竟喜欢怎样的?”
小姑娘偏着脑袋,眨巴着灵动的双眼,瞧上去一副俏生生的模样,问出口的话却无比直接。
尚未出嫁的女儿反过来操心兄长的婚事,真要传到外边,于叶稚瑶的名声还是有些害处的,叶质安才露出来点担忧之色,便被小妹的话给堵了回来。
“左右我的婚事早已经定下,温家郎君又断不会知情。”说到这里,还又眨了眨眼,“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的。”
青梅竹马,早就清楚了对方的性子又情投意合,哪会在意这点小事。
才想到的理由落空,叶质安不得不给出来回答。
但即便是终于妥协,这事儿也有些困难——打心眼里觉得自己能与医书相伴一生,又有至今都未成家的师傅作为先例,他哪会去考虑什么偏好。
好在为难之色被叶稚瑶收入眼中,无奈的叹息过后,从单方面坦白换作了一问一答的形式。
“兄长偏爱安静些的,还是性子同我像些的?”还挺有自知之明,清楚以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性子并不算太符合。
“前者,研习医术哪可有人干扰。”
设想了一番往后读医书时边上都有个没法驱赶开的人在那说个不停,叶质安猛地晃了晃脑袋,好将这场景逐出脑中。
“兄长偏爱才,还是偏爱貌?”
话音才落,叶稚瑶便自问自答道:“定然是才。”
而叶质安只需要在边上点头。
一连串的选择过后,终于来了个让叶质安自由附加条件的机会,而他的回答几乎不假思索:“得能同我对弈而不觉着厌烦。”
前边的标准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