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竟然中毒了? !
考生家人们听到消息急着进考场找自己孩子,偏偏禁军收到消息不得放人进入,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大帐内具体是什么情形,就这样起了冲突。
魏璋站在旁边听了个大概,忽然就有百姓跪在他面前:“飞来医馆的医仙,我家孩子还活着吗?请救救他,我们现在就回去拿米面粮油……”
“啊,对,对,对,我们家孩子怎么样了?”
“我家是渔夫,孩子是不是没人管?”
百姓们与禁军的冲突瞬间化解,全都围到了魏璋面前,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魏璋举起双手:“安静, 听我说!”
百姓们立刻闭嘴,眼巴巴地看着。
魏璋指向附近靠墙随意乱溜达的马匹:“你们看到郑院使和太医们骑马赶来了是吧?”
“是啊,是的。”
“飞来医馆的考官们都是医师,他们和太医们一起抢救中毒的考生,目前为止,还没人中毒而亡。”
“因为这里治疗条件有限,他们正尽量保命,飞来医馆的车队正在赶来的路上,不会等太久。”
“还有,中毒是选拔突发事件,陛下会承担治疗所需的药费诊费和食宿,你们不用担心,更不用回家拿米面粮油。”
“某不是医师,只知道这些。你们若实在心神不宁,就回家给孩子取一套干净整洁的衣物来,他们到飞来医馆可以穿。”
“哎,好,我这就去。”
“我也去。”
“多谢。”
“……”
考生的家人们纷纷离开,硬撑着摇晃的背影,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
禁军们原本已经做好强行驱赶的打算,没想到魏璋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一场冲突,就是……反正目的达到了。
魏璋给景佑帝发了消息,得到回复后去考试大帐里,取出孟鸿才熬夜写出来的录用名单,拿了一本便利贴和中性笔,站在禁军旁边安静地等。
两刻钟后,考生的家人们带着装了衣服的大布包陆续赶来。
魏璋先问考生姓名,然后在录用名单上寻找,在便利贴上写“屠九”,“王十一”,“张七”等,把名字贴在大布包上,再把布包放进蓝色塑料袋装好。
每人一袋,清清楚楚,不会出错。
考生亲人听到自家孩子录用自然高兴,可眼下孩子中毒生死不明,既揪心又难过,活了半辈又第一次被这样认真对待,心情复杂地向魏璋道谢行礼,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很快,魏璋脚边的周转箱里整齐地码放着所有考生的替换衣物布包,惟独没有孟鸿才的,连来问候的人都没有。
哦,对了,据说孟鸿才是孤儿,还是单身狗。
正在这时,魏璋的手机响,摁了接听键传出秦主任的声音:“孟鸿才醒了,你那儿有没有容易消化的吃的?”
“秦主任,我这儿还有一保温杯豆腐汤,能喝吗?”
“可以,拿进来。”
魏璋走进考试大帐,望着满头大汗、嘴唇发白的孟鸿才,从背包里拿出保温杯拧开:“喝吧,热乎的,慢一点。”
孟鸿才怔怔地望着魏璋,直到手里被塞了不锈钢勺子才反应过来,一口接一口地往嘴里送,不知不觉地就吃完了,还下意识地想舔碗,还是忍住。
“车队应该快到了,你要不要躺一会儿?”
孟鸿才张了张嘴,有千言万语想对魏璋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半晌才挤出四个字:“有劳,谢谢。”
自从养父去世以后,第一次生病醒来有这么多人守着,有人提着热腾腾的吃食送到面前,好开心!
孟鸿才望着忙碌的秦主任、郑院使和太医们,却看不到躺在隔间里的考生们,捏着衣摆的指节泛白,终于鼓足勇气问:“学生们怎么样了?”
“暂时还没死人,其他的要问秦主任。”
魏璋话音刚落,手机传出新消息提醒,点开是文浩的语音信息:“看到万胜门了。”
……
国子监到万胜门最短的路,都已经清干净,只等车队进城。
万胜门城楼上,伸长脖子张望的巡逻军士们像一群大鹅盯着远处,兵长忽然大吼一声:“来啦!”
“天爷啊,这么多?!”
军士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都在心里默数,“一、二,三……”
原以为救护车大铁马已经够惊人了,远处的车辆颜色不同、大小各异,速度却非常快,真的是车队!
真就是眨就几下眼,车队已经停在城门外。
除了日常的巡逻军士,还有紧急调来的捧日军杨功,作为到过飞来医馆,见识过停车场的大郸人,觉得他们真是少见多怪。
杨功拿出腰牌:“开城门!”
城门很快打开,杨功翻身上马向文浩挥手:“跟我来!”
文浩的纯黑新能源车缓缓驶入城门,一辆又一辆。
城楼上的军士们觉得再多长两只眼睛都看不过来,这些大铁马太好看了!为什么没有马匹还能前进得这么快? !
站在大街两旁让路的百姓、茶肆酒馆的掌柜和小二、马车牛车里的人,望着纯黑色、天蓝色、白色甚至还有彩色画的大铁马,无法形容心中的震撼。
其中有些百姓,是刚给自家孩子送完衣服的考生家人,个个热泪盈眶。
自家世代平民,家里牛马都没有,命如草芥地活着,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有这样的大铁马赶来接自家孩子。
道路清得彻底,车队很快开到了国子监附近。
文浩下车,在杨功的带领下走进考试大帐:“秦主任,我们到了。”
秦主任正在针灸,一心二用:“甲帐、丙帐、丁帐里的考生最严重,先把他们抬上车。”
“好!”文浩袖子还没撸起来。
大家通力合作,按“重病人优先”原则,上车即走。
很快,令人难忘的铁马车队装好病人和更换衣物,半小时内走得干干净净,一起带走的还有秦主任、郑院使和孟鸿才。
三月二十四这天,国都城大街小巷全都在讨论“大铁马车队”进城接病人的义举,城内的画师们迅速回家开始作画。
这太值得画了,不,值得大画特画!
……
中午饭点,抢救大厅6床,帝师贺延年左胳膊输着营养液,右手拿着汤勺在吃今天的第三顿。
因为贺延年弯曲变形的脊柱,日常蜷缩的体位使内脏受压严重,胃口很小,所以营养师为他安排一天七顿,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营养餐。
在静脉输注营养液和营养餐的加持下,瘦骨嶙峋的贺延年长了不少肉,身体的各项关键指标也在好转。
他还很要强,坚持日常自理,虽然慢,但保持了每天不小的运动量。
但事情总有意外,这不,当啷一声响,贺延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