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将军椅过来,只能慢慢坐下,心里纳闷,已经如此服软,飞来医馆怎么还不放移动梯下来?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终于,在魏国公沉不住气的时候,移动梯慢慢降下来,梯子上站的不是别人,而是十三皇子赵鸿,虽然还是少年郎的模样,但眼神阴沉得吓人。
是的,魏国公怎么也没想到,有一日会被十六岁少年郎的眼神给吓到。
而赵鸿开口的第一句话,温和且有礼,嗓音压得很低:“魏国公,这些米面粮油可是精挑细选?”
魏国公一怔:“十三皇子,此话从何说起?”
赵鸿耐心尽失:“魏国公,米面粮是淋水掺沙的,这三年来分发的官粮也是如此……还需要说什么?”
“魏国公,飞来医馆医术精湛且深不可测,以外的实力仍然卓绝。他们救治大郸百姓尽心尽力,大郸却如此对待,其心可诛。”
“什么?”魏国公是存心给的下马威,但米面粮油却是命人从库中出的,怎么会?
“魏国公,某亲眼所见,亲手触之,”赵鸿怒意不上脸,只偶尔从眼神中透出,“您是真的老了,可曾想过,若是两邦往来,现在已然开战了。”
魏国公的老态仿佛又瞬间增加了十岁,原以为自己掌握各路信息,却万万没想到,官粮和自家仓库里竟然会有掺沙米粮,真是岂有此理? !
赵鸿极平淡地说:“魏国公,请回国都城,这些米面粮油某会按原价给你。”
“不,十三皇子,”魏国公难得的慌了,“某立刻回国都城,另选米面粮油送来,只是梅敬竹、戚修明和晏敦三人实在受不了马车颠簸,能不能请飞来医馆暂且收下?”
赵鸿的眉眼都透着不耐烦:“魏国公,若您是飞来医馆馆长,您会收?某绝对不会去开这个口。”
魏国公一咬牙:“行,某这就回程,只盼着十三皇子念及旧情,能稍稍照看三位病人。”
“魏国公,麻烦您给大长公主带句话,十三皇子赵鸿在飞来医馆。”赵鸿说完,转身就走,眉头拧出疙瘩,大郸从内到外的弊端,比老师预估得还要严重。
“十三皇子且慢,”魏国公追问,“可有何信物?”
赵鸿转过头来,笑得有些凄凉:“大长公主若是问起,您就说飞来医馆救了大郸百姓包括某在内,信物已经作为药费诊费的抵押之物。”
“还有,某不会娶国公府的任何一位女子。”
这下,魏国公连自己的表情都控制不住了,怎么会?
可事已至此,魏国公只能腆着老脸回头,在黑衣马队的护送下,腆着老脸重回国都城,一路上几次气到胸口疼。
马车经西水门进入国都城,魏国公直奔长信宫才知道朝会暂停七日,又转而找到御史台,直接在门口写了一份奏章交给御史,又带人去了城内各大米市和米行。
不仅如此,魏国公就这么沿路串门,仗着自己的身份,用各种方法去了国都城内各级官员家的粮库。
在粮库里,魏国公都随手抓一把,装进小布袋,袋上写明谁家米袋,很快离开,渐渐的,马车上就堆了小山似的布袋。
魏国公就这样走遍国都城,最后重新回到长信宫门口,求见大长公主讨一把米。
大长公主所在的宫殿很大,但她一心修道,布置得与道观无异,自从抚慰过晋王殿下,又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忽然听到有人来报,魏国公求见时,难免有些惊讶,听说来讨一把米,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毕竟是大功臣,哪怕退隐以后,偶尔做点怪事也无妨,大长公主就命人传话,请魏国公一见。W?a?n?g?址?发?布?Y?e?????ü???ε?n???0?????????????
于是,坐在矮几旁看书的大长公主,就看到魏国公拄着拐杖进来,身后两名内侍端着极大的托盘,盘里全是小布袋子。
魏国公乐呵呵的:“小老儿今日心血来潮,想吃百家饭,来讨一把米,不知大长公主可愿意?”
大长公主曾与魏国公拼杀在不同的沙场上,为大郸赴死也再所不辞,一把米而已,刚要命人传话。
魏国公忽然要求:“大长公主,小老儿想跟去库房亲手抓一把米。”
大长公主可不是等闲人物:“那就一起去?”
第44章
大长公主修行的小道观建得有些高,只为了方便她清晨赏日出,傍晚看夕阳,深夜赏星月,建筑的每一处都透着简朴之美,外围一圈竹林,是长信宫独特的存在。
又因为大长公主年轻时受了极重的伤, 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一直气血两亏, 补气补血的药吃了不少, 收效甚微。
之后是太医院的郑津, 建议大长公主静养为主, 但保持血气运行也很重要,所以这座小道观内平路较少, 亭台楼阁很多, 只为了让她平日能在这僻静之处活动一二。
此时已是黄昏,绚丽的晚霞连笔墨都难以描绘,余晖映得整座国都城都显出红黄的颜色,像被火海吞噬。
还是为大了长公主日常走动变成活动,库房都在楼上,这可苦了要亲自抓米的魏国公,行走已然艰难,爬楼登高实在是要老命了,每走三个台阶,就要拄着拐杖喘息。
大长公主是个急性子,平日这些路都走惯了,看魏国公这样实在嫌弃:“当初你伤得还没我严重,现在怎么如此这般?”
魏国公喘得厉害, 还不忘替自己辩解:“小老儿走平地可以,登高实在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大长公主的小厨房,打开三道门以后就是小库房,里面堆着米粮袋子。
魏国公迫不及待地过去,打开米袋,看完就怔住了:“大长公主,您这儿的米粮从何而来?”这些米真干净。
大长公主不明所以:“自然是封地的农户秋收后送来的,本宫连同女使随从也没多少人,所以收的佃租比规定的少很多。他们感激在心,每隔几日都会送蔬果鲜食山过来,前几日还送了新鲜的野菜。”
魏国公连叹了三口气,大长公主终身未嫁,膝下无儿无女,封地的良田倒有很多,不仅对佃户相对宽容,对身边的亲随也非常体恤。
大长公主平日修身养性,只是不愿意理睬俗事,看着魏国公手里装米的小布袋,想到他进门时随从搬来的两托盘小布袋,极平淡地问:“米出事了?”
魏国公讪讪地笑:“哪有的事?只是……”
大长公主冷哼一声:“换个认真些的谎话。”
“小老儿只是想吃百家饭……”魏国公的话还没说完,再次被打断。
“今日行了不少路,拄着拐杖两条腿还直哆嗦,拼命成这样,就为了吃口百家饭?”大长公主回到花厅的蒲团上坐下,“本宫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魏国公被噎得半晌说不出一个字,忽然又改口:“大长公主,小老儿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