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三策(五更)
苏泽说道:“臣以为,代藩僭越宗法久矣!袭杀宗亲则悖人伦,盘剥边民则失民心,侵吞军屯则坏国本,勘罪当除!”
苏泽说这话的时候,皇帝连同众内阁大臣都点头。
其实大明的藩王是什么样子,皇帝和内阁都是清楚的。
不用派王用汲,朱俊棠敲登闻鼓告状,已经说明问题了。
派遣王用汲去大同,不过是明正视听,也就是走个过程罢了。
苏泽接着说道:
“朝廷以厚禄供养宗室,每年还有宗亲饿死,代藩宗亲苦代王久矣!”
“今代王以罪除,为代藩宗亲生计,今当循古制,按宗亲等秩分授职田,使其耕读传家。”
“授田后,朝廷不再赐禄米,允许代藩宗亲行四民之业。”
苏泽这句话说完,隆庆皇帝看向他问道:
“一次授田,不再给禄米?”
苏泽点头,如果只是革除代王,代藩的这些宗室依然需要朝廷供养。
其实山西的中低级宗室,已经和百姓没什么区别了。
名义上的禄米经常被克扣,又有禁令不允许从事四民之业,甚至要比一些富农日子过的还惨。
就比如朱俊棠,他明明有参加科举的能力,他父亲却要贿赂代王府的管事,才“恩准”让他参加科举。
然后又被代王迫害,剥夺了他科举的资格。
苏泽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授予他们相应的“职田”,但是以后朝廷就不再发放禄米,相当于后世的“买断工龄”。
隆庆皇帝看向自己的内阁辅臣问道:
“诸位爱卿觉得可行吗?”
还是张居正站出来说道:
“陛下,代藩宗亲远近亲疏计有千户,以平均授田五十亩计,以弘治年代王府产两万顷计,可厚禄宗室。”
张居正这是帮着苏泽说话,代王府在弘治年间的合法土地就有两万顷,给这些穷宗室分田,一户五十亩,也是绰绰有余。
要知道如今北方的普通农户,一户能有十五亩土地的都算是比较富庶的。
一户宗室授田五十亩,交给他们自己打理,或者租给佃农,都比现在快要饿死的禄米制度要好。
赵贞吉开口问道:
“日后大同的新增宗室如何算?”
苏泽笑着说道:
“普通百姓家中添丁如何算,已经授田的宗室就如何算,父死子继就是了。”
赵贞吉不再说话,隆庆皇帝彻底明白了苏泽的意思了,就是一次性买断,用“开宗禁”的名义,解除大同宗室的禁令,但是也不再给他们宗室特权。 一时之间,皇帝又犹豫起来,他决定还是挑选一个不太敏感的话题问道:
“那复边屯呢?”
“复边屯,就是清退代王府和其他地方豪族侵占的军屯土地,归于卫所。”
这倒是老生常谈了,清军清田就是做的这档子事情,隆庆皇帝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苏泽说道:
“边卫疲敝,大同卫所兵籍现存七千,实丁不足三千,臣以为应该募流民充盈卫所后,再以百户千户结为村社,分田到户,以为军屯。”
又是分田?
这次四位阁老的眉头都皱起来。
还是最熟悉军事的赵贞吉问道:
“和九边卫所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