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浮沉寄此生。
吟诵完之后,顾越转过身,对众人道:“承牡丹坊盛情,顾某这百丈,一厘不差,多谢各位相知相伴,今日龙门之行,感慨颇多,叨扰了。”
苏安的目光,却落在顾越手中的那光秃秃的线轮轴,他自然是记得,这上边原本缠了百丈的线。苏安道:“十八,你的线?”顾越笑道:“放空了,一百丈。”
既是如此,大家都很尽兴。顾越找到河南丞,把赏金从何郎的手中抠了回来。
放鸢诗会结束之时,正值夕阳落山,龙门山顶渐渐恢复宁静,又留下一段情。
几人在岸边旗亭里饮酒至深夜,叙着欢快事,王庭甫向魏颖儿赔罪,因是短了那么一点。张仲臣满面红光,还是找苏安斗酒。
至于李道用,单独请教几位从河北道而来的客人,说了说幽州府的情形,听闻而今也太平,便安了心。
一群人放过纸鸢,西往长安,北去塞上,在曲中相逢,又在曲中相别。
苏安不知道这生辰算不算得周全,只知道,从这日之后,顾越的神色变得舒朗了,与从前不同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颜疏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伏猎
年节至上元,苏安如约向梨园供奉了十六支曲子,多为吴音和水调,其中一支,恰逢是杨氏随寿王进宫做判官,深得其喜爱,被选为了上元节曲目之一。
因他在梨园中交际广泛,既愿意无偿为他人的乐阵牵曲,也敢于驳斥不正之音,加之朝中有势,所以,尽管他年纪小,但前后辈都对他很尊敬,服他爱他。
再说《乐府闲录》,自开始以来,已完成器物篇、琵琶弦索篇、西胡篇、安塞篇、曲水篇、伊洛篇,还有些别的乐器的部分,如曹氏的琴谱,也在编撰之中。
苏安有心扬名,曾找秘书省官员问能否印为官刻本,才知,唯有太常寺公家出的内容才能出版,他个人的,没办法走门路,只有回长安找书院,印成坊刻本。
这就暂且告个段落,月下旬,常科和制科的考试又轰轰烈烈在洛阳城开始了。
若非因为季云是今年参考的贡生,苏安不会在意,今年和往年有许多的不同。
“长亭不日就要应试,今特意前来,拜谢顾郎所授时务策,他日若金榜……”
“嚯?敢情才考这么几次,就想着金榜题名?长亭,常科完了,还有制科。”
是夜,苏安刚从上元宫宴中出来,归南牡丹坊,刚卷帘便被眼前阵仗吓得不轻。他不过是和张野狐等等几个朋友过了个年,而今一看,牡丹坊已易业。
顾越送走季云,转过身,笑着指了一指身后的那杆鲜艳的绣旗——状元心经
原来,今年的常科在洛阳考,南北牡丹因人气旺盛,消息亨通,涌来了许多想探听时局的乡贡,与之相伴的,是吏部考功司推出的各类繁琐复杂的新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