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绝大多数时候,两国之间的态势都是穆攻燕守。
可现在,大燕一口气杀伤了大穆那么多有生力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穆都只能收缩防守,再也无力南下侵扰燕北。
有些个脑子比较发热的朝臣,还喊出了要继续向北打,趁着大穆局势混乱,一口气打进燕云十六州,光复失地的口号。
别说,放在半年之前,朝臣都认为大燕可以试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现在取得了如此大的优势,收复的机会好像就更大了。
不过因为霍世鸣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大家也就是试探性地开一开口,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串联起来上书。
可是,这个提议刚在大朝会上提出来,就被季衔山给驳斥了回去。
“一连征战半年,燕北军早已兵马疲敝,而且我军为了应敌而囤积的粮草都消耗一空,兵械也大多需要维修更替。
“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攻进敌人的地盘,岂能一概而论。
“短时间内,我军不宜大动干戈。”
在最后一战里,燕北军确实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但其它方面物资的消耗可不小。
维持二十多万正规军和超过十万后勤军的吃喝嚼用岂是易事?
而且他们不是只要保持基本操练就行了。
他们是要时刻待命,时刻警惕,随时都可以在主将一声令下后就投入战场战斗的。
战争从来都不只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
它还是一笔政治账,一笔经济账,打的是后方的政治,打的是后方的经济。
再打下去,大穆未必能反败为胜,大燕也绝对好受不到哪里去。
朝中不少有识之士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季衔山才多大,能这么快就想通其中关窍,还能顶住诱惑,当场开口驳斥回去,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
季衔山在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微微偏头,语气里带着征询:“母后,你以为呢?”
御座之后,黄色幔帐垂落。
太后垂帘而坐,声音从幔帐后传遍朝野上下。
“皇帝说得不错。北伐一事,不宜操之过急。传哀家旨意,犒赏三军,令周嘉慕回京述职,大军班师回朝。”
***
燕北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朝廷不仅要论功行赏,也要统计阵亡将士和伤残将士的名单,以便后续的抚恤和安置。
但这些事情都可以往后放一放,不需要在短短几天内就整理出来。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犒赏三军,让三军将士都好好庆贺一番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为此,朝廷特意调了一批肉食菜蔬和酒水送往燕北。
周嘉慕亲自过去接收这批物资。
他随口叫住一人,请对方带他去见护送队伍的最高长官。
祝青云正在和桑玄清一起清点物资数目,远远看到下属带着一名身着甲胄、气质骁勇的武将过来。
“祝大人,这位是周嘉慕周将军。周将军,这位就是我们护送队伍的最高长官。”
祝青云微微一笑,抱拳行礼:“久仰周将军威名,下官祝青云,是内廷四品女官。”
祝青云又给周嘉慕介绍起了一旁的桑玄清。
桑玄清不是女官,没有官职在身,不过她身上有个县君的封号。
周嘉慕远在燕北,但对于京师之事并非一无所知。祝青云状告生父和桑家进京的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原来是祝大人和桑县君。”
双方寒暄一番,周嘉慕命心腹留下来接手物资,他则在前头领路,带着祝青云和桑玄清回到中帐大营。
“祝大人此次前来燕北,可是娘娘有何指示?”
祝青云确实是霍翎特意派过来的。
送物资只是顺带,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接应无锋。
大穆京师的局势越来越微妙。
永庆帝意外驾崩,太子占据大义名分,在萧家的扶持下继位。
但二皇子、七皇子还有支持两位皇子的贵族势力都不承认太子的正统地位,京师已经被两位皇子调来的军队包围了。
不过两位皇子的处境也不是太好。
因为萧国英已经率兵回京。
如果他们在萧国英回京前无法攻破京师,打进皇宫,届时萧国英与城中的萧家人里应外合,两位皇子就只有兵败身死这个下场了。
无锋没有在第一时间撤出来,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浑水摸鱼,最后再捞一笔大的。
但大穆这淌水实在是太混了,要是一个不小心,无锋真有可能
折在里头。
周嘉慕也明白无锋在太后娘娘心目中的地位。
那是自小一块儿长大的情分。
所以周嘉慕很干脆地表示,他会安排一支队伍随时准备接应无锋。
祝青云道:“娘娘的意思是,燕北军的将士们已经很辛苦了,可以让燕羽军去接应无锋统领。”
周嘉慕愣了愣,虽然不是很明白太后娘娘的用意,但他还是顺势应承了下来。
……
而事实上,无锋闹出来的动静,远比周嘉慕和祝青云闹出来的动静还要大。
萧国英赶回京师后,与城中的萧家人里应外合,将二皇子和七皇子的军队打得溃散。
混乱中,二皇子兵败身死。
而七皇子,他被无锋救下了!
无锋不仅救下了七皇子,还成功说服了七皇子跟他一起逃回大燕。
眼下这种情况,七皇子留在大穆,只有死路一条。
唯一能够保全七皇子性命的,只有大燕。
七皇子也是破罐子破摔了。
他要是就这么死了,刺杀太子的罪名得扣到他头上,气死永庆帝的罪名也得扣到他头上,宫变谋逆的罪名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那也太便宜太子和萧家了。
活着还能恶心恶心太子和萧家,为什么不活呢。
如果只有无锋一个人,他平安离开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带着七皇子还有七皇子的亲信们一起撤离,目标实在是太大了。
即使有下属们一路掩护,在逃至燕云十六州附近时,无锋一行人还是被燕云守军发现了行踪。
一方奔逃一方追击。
眼看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一支穿着燕羽军制式铠甲的队伍突然从地平线尽头出现,如黑甲洪流,滚滚而来。
为首的青年将领手持长戟,一马当先,高喊一声:“一个都不要放跑!”
身后百骑齐声喝应:“杀!”
然后就在青年将领的率领下杀入敌军队列。
前后不过一刻钟,就将追击而来的敌人杀了个一干二净。
青年将领右手一振,振落长戟上尚且温热的血珠,策马来到无锋和大穆七皇子面前,脱下自己那足以遮住大半张脸的头盔。
“末将陈立群,燕羽军副统领,当年在燕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