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别院,打算等天气回暖了再搬回来。
许是否极泰来,听多了坏消息以后,好消息也接踵而来。
历时整整一年,由京兆府负责修订的财产继承法令,终于出了草案。
丁景焕亲自将草案送来西郊别院,请太后和天子过目。
季衔山道:“丁老师,你终于不藏着掖着了?”
过去一年里,季衔山偶尔会向丁景焕打听情况,但丁景焕就是不肯跟他透露太多,说是要等到时候给他一个大惊喜。
丁景焕捂脸做叹息状:“是啊,丑媳妇是时候见公婆了,只希望这份草案能勉强入娘娘和陛下的法眼。”
这份财产继承法令,霍翎是全权交给丁景焕和宋叙来办的,中途并未有过任何授意和要求,只在最开始时找来两人,与他们明确了一个思想——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有资格获得家产。
至于具体是如何分配的,霍翎就没有去管了。
论起对刑法的了解,她远不如丁景焕和京兆府的一众官员。他们合力制定出来的律法条文,未必会完全合乎她的心意,却一定比她所想的要更符合实际。
而丁景焕也没有让她太失望——
在草案里,明确规定了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遭遇夫家休妻)、不改嫁寡妇和改嫁寡妇的继承情况。
父母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分配遗产,如果子女没有对他们进行赡养,那就没有资格继承财产。
“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
针对那些父母双亡的家庭,在父母双亡后,在室女可以获得与儿子相同的财产份额;
如若是没有儿子的“户绝”家庭,女儿可以继承全部遗产;
若是从族中过继儿子传承香火,过继子和女儿平分家产。
……
霍翎花了点时间,一条条看下来,大体是很满意的。
只有一个问题——
“祝婉的情况符合哪条律法?”
丁景焕道:“祝婉的情况得从她娘那里入手。祝氏商铺是祝老爷子留给祝娘子的,祝婉又是祝娘子唯一的孩子,理应获得祝娘子大半的遗产。”
霍翎问:“为什么是大半?”
丁景焕道:“祝娘子去世有十二个年头了。这十来年里,商铺都是由邹天翊和祝氏宗族共同打理的,而且邹天翊是祝娘子的丈夫,虽然是入赘的,但这里面还有得掰扯,不能简单粗暴地将所有东西都划分给祝婉。”
霍翎微微一笑:“这就很好。”
稍作沉吟,霍翎的目光落在“户绝”二字上。
想到那些无子家庭或者是独子亡故的家庭,霍翎道:“我记得前朝有一项制度,是允许家中没有男丁的家庭立女户,让女子继承户
主的身份,可以在徭役方面给予她们免役和减税的方便。”
丁景焕愣了愣,才道:“确实是有这种情况。不过一般来说,立女户的,都是无夫无子的寡妇。这也算是朝廷对她们的优待。”
霍翎问:“那祝婉这种情况,你觉得能立女户吗?
“还有祝娘子,她留在家中招婿,虽不是寡妇,却也比入赘的丈夫更名正言顺,是一家之主。这种情况,又该怎么论呢?”
丁景焕一时间被问住了。
无论是祝娘子还是祝婉,情况都比较特殊,不好完全按照律法条文生搬硬套,还得细细斟酌。
丁景焕苦笑:“我是做足了准备才来面见娘娘的,没想到还是被娘娘问倒了。”
霍翎也没有苛责。
过去一年里,丁景焕除了负责修订律法外,日常的公务也从未耽搁过,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丁景焕道:“我想请娘娘给个恩典,到时若是重审祝婉告父案,就继续由我来主审。我一定会将这个案子办得漂漂亮亮。”
霍翎:“你不嫌麻烦就好。”
丁景焕:“图个有始有终。”
霍翎和丁景焕仔细讨论许久,提出不少修改意见。
丁景焕回到衙门以后,带着手底下人又熬了大半个月,才算是将新一版草案拟写出来。
新一版草案,丁景焕给霍翎送了一份,又往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各送了一份,请他们过目并提出修改意见。
反正不大修上个五六次,是绝对不可能颁布出去的。
季衔山来给霍翎请安时,说丁景焕整个人都憔悴了。
“眼里都是红血丝,眼底下一片青黑,好在精神头还足,不然我都想给他几日假期,让他留在家中好好休息了。”
霍翎被季衔山这话逗笑了。
“他一向如此。平日瞧着不太正经,一旦遇到正事,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值得信赖与倚重。”
季衔山苦着脸:“反正对着我,就没个正经样。”
霍翎笑道:“他这是把你当孩子来逗了。”
季衔山不高兴:“宋老师就不会这么做。”
霍翎哄他:“所以你才和你宋老师最合得来啊。”
季衔山一下就被哄高兴了,吃着霍翎特意让人给他做的甜汤,开口道:“母后,今年是你三十岁千秋节,丁老师问你是否有意大办。”
霍翎道:“去年各地遭了灾,国库的银子大都拨下去赈灾了,还是别大办了。”
季衔山放下碗,认真道:“整寿难得,还是得好好办一办。”
霍翎道:“我听你这话,是有主意了?”
季衔山道:“母后就交给我来办吧,保证不会劳民伤财,又能热热闹闹的。”
霍翎眼眸笑弯:“那我就等着瞧了。反正要是用到太多钱,你别想来找我报账,也不得去户部要账。你从你自己的小金库拿。”
季衔山一口应下。
就在季衔山热热闹闹为霍翎准备千秋节,各地官员为太后娘娘置办的贺礼也都陆续送抵京师时,一件令整个朝廷震动的大事发生了。
这件事情也让霍翎彻底没了过寿的心情。
天狩八年五月,距离太后千秋节不过半个月的日子里——
吏部右侍郎上书,弹劾承恩公霍世鸣以权谋私、拥兵自重。
第126章 燕羽军。霍家军。……
大燕朝最重要的三个日子,分别是春节,天子的千秋节和太后的千秋节。
单论身份之尊贵,霍太后是先帝的中宫皇后,今上的嫡亲生母。
若论权势之高低,这位可不是待在慈宁宫里养尊处优的吉祥物,而是和天子一样,有史官跟随左右记录言行,执掌天下最广袤疆域的摄政太后。
这样一位人物过寿,过的还是三十岁的整寿,大家只恨不能更面面俱到,根本不敢有丝毫怠慢。
礼部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筹备此事。
霍太后不愿意铺张浪费是一回事,要是底下人会错意,不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