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小陈太医正跪在外面请罪。”
霍翎道:“让他起来吧,这件事情不怪他。”
季衔山生病一事,确实不能怪小陈太医照看不周。这几天时间,别说季衔山一个两岁的孩子,就连他们这些做大人的都折腾得不轻。
不过季衔山才刚退热,这会儿正是虚弱的时候,肯定暂时不能去灵堂了。
虽然霍翎下过封口令,不允许任何宫人乱嚼舌根,但前来哭灵的朝臣命妇也是有眼睛的——
陛下和太后迟迟没有在灵堂出现,后来太后出现了,陛下却不见人影。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不难看出来。
许多朝臣不免在心底默默叹息:一个不满三岁的太子没什么问题,但一个不满三岁的幼帝,实在是有太多变数了。
其实真要说年纪的话……
有几人的视线,不受控制地落在了季渊晚身上。
十五岁的少年身形略显单薄,五官已经完全长开,褪去了孩童时的青涩,沉默跪在蒲团上,周身透着几分沉稳端凝,远胜同龄人。
……
霍翎陪着季衔山躺了会儿,等季衔山睡安稳了,她才赶去灵堂。
刚踏入灵堂,文盛安就过来给她请安,还委婉问候了下季衔山的身体。
霍翎知道季衔山生病的消息瞒不住这些老狐狸,但在听到文盛安的问候时,心情还是难免有些糟糕。
更让她觉得糟心的是,她派去监视端王府和柳国公府的人回来禀报,说昨天傍晚,端王和端王妃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趟柳国公府。
“知道原因吗?”
“柳国公病重,他们带着药上门去探望。”
因为暗卫传回来的这个消息,等文盛安走开后,霍翎下意识朝着柳国公的位置看去。
却发现原本安排给柳国公的蒲团上,正跪着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明显,正在低头拭泪的年轻人回过头来,对上了她的视线。
下一刻,年轻人连忙低头,匆匆来到她的面前:“微臣柳诚,给太后请安,再代祖父柳国公向太后告罪。”
霍翎语气平静:“柳国公何罪之有?”
柳诚的姿态摆得十分谦卑,他说柳国公年事已高,又因为进宫哭灵一事哀思过度,精神恍惚。昨天傍晚回到府里,在下马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伤了左腿。
柳国公的左腿早年就受过伤,这一跤摔下去,顿时就下不了地了。
“这是祖父强撑病体写的请罪折子和致仕折子,他老人家原本是想亲自送进宫里来的,但晚辈实在不忍心,就强留了祖父在家,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说到最后,柳诚一边往下跪,一边从袖子里取出两本墨迹崭新的折子。
霍翎眼眸微微一闪。
周围听清这番话的人都吃了一惊。
柳国公要致仕!?
霍翎接过折子,打开扫了几眼。
笔画有些歪斜,不复平日工整流畅,但依旧能看出是柳国公本人的字迹。
柳诚说的话,倒是和暗卫回禀的消息吻合。
端王一系的势力,大半都集中在端王和柳国公两人身上,要是能顺坡下驴,应下这道致仕折子,让柳国公失去兵部尚书之位……
不。
不能这么做。
按照朝廷的惯例,像是柳国公这样的重臣致仕,一般都要来个三请三让。要是她迫不及待应下这道致仕折子,那就显得太急切了,也容易打草惊蛇。
而且也没必要这么做。
既然已经决定彻底拿下端王府和柳国公府,那柳国公是致仕还是不致仕,区别都不大。
心中拿定主意,霍翎看着柳诚:“柳国公乃国之重臣,如今先帝刚去,朝局不稳,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就要递折子致仕,实在是让陛下和哀家为难。”
“还望柳国公能以大局为重,多支撑一段时间。如果他身子不适,可以留在家中好好休养。”
见柳诚还要再说什么,霍翎摆手:“柳公子回去的时候,顺便带上太医院的太医,让太医给柳国公好好看看。”
“外面的大夫再好,终究不如太医院的太医可靠。”
……
“太医走了吗?”
满是草药味的房间里,柳国公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唯独一双眼睛依旧锐利。
柳诚道:“孙儿亲自送太医上了马车。”
柳国公低咳起来:“那就、就好。”
柳诚连忙扶起柳国公,用手掌为柳国公顺气。
柳国公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他一手扶着床沿,看向一旁面露不解的柳诚:“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柳诚抿了抿唇,犹豫许久,才轻声问:“祖父,昨天傍晚端王、端王妃和您都聊了些什么。”
“为什么他们一走,您就决定生病致仕?”
……
“所以说柳国公真的生病了?”
太和殿里,霍翎正在询问那名从柳国公府回来的太医。
太医一边回答,一边将柳国公的脉案呈递给霍翎。
霍翎看过脉案,细问了几个问题,才让太医下去。
无墨询问:“娘娘愁眉不展,可是因为柳国公生病一事?”
霍翎摇了摇头,又重新看了一遍脉案:“从我得到的消息来看,柳国公确实是生病了。但是他在这个节骨眼上生病不进宫,又让我觉得太过巧合。”
霍翎思索许久无果,丢开脉案,先去看了看季衔山。
季衔山睡了一觉,人还是恹恹的,看到霍翎来了才精神一些:“母后你去哪儿了。”
霍翎道:“母后就在隔壁。”
季衔山点点小脑袋:“左嬷嬷说母后有很多事情要忙。”
霍翎揉了揉他的头发,问:“你现在困不困?”
“不困。”
“那吃过东西了吗?”
“吃过了。”
“母后要去书房忙些事情,你要不要一起过去?”
季衔山连忙喊道:“要!我会乖乖的,不吵到母后!”
书房里有很多季衔山的玩具,他坐在软塌上,由无墨陪着玩耍,霍翎靠在窗边,重新整理这段时间的事情。
两日前的清晨,她召丁景焕进宫,给燕西去信。
她要求丁景焕在十日内,找出端王府和柳国公府的罪证。
这个时间不是霍翎瞎给的。
从京师八百里加急送信去行唐关,需要五日时间。燕羽军是骑兵,如果以最快行程赶路,只需七日就能抵达京师。
霍翎现在没有动端王府和柳国公府,一来是等丁景焕搜罗罪证,二来是等燕羽军进京。
她原本并不觉得自己的安排有什么疏漏,但端王府和柳国公府闹出来的动静,还是让她有些不安。
既然感到了威胁,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安心。
……
“无墨,端王送我的那块鹿形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