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劳,样样不落。
等逛累了,沈昭想带她去外面西餐厅吃饭,姜沅知道他身上也没什么钱都是省着用,直接拒绝了。
“你们学校食堂的饭菜挺好的,还有炒饭,比我们学校丰富。等你在矿业公司拿到工资了,我再过来找你请客,可以吗。”她笑着问。
沈昭沉默许久,点点头:“等发了工资我去奥莱斯见你。”
“好,一言为定。”
两人的相处和寻常姐弟差不多,好像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没有任何隔阂。
看着她明媚的笑脸,沈昭想买相机的念头非常强烈。
傻瓜相机只要五十美元,但他看过了,长期用不太合适。
他看中的一个搭配标准镜头的单反相机在三百美元左右,在矿业公司实习一个月的工资就有五百多了。
等下次他去见姜沅,两人就能拍合照,以后有空还可以一起去更多的地方。
想到这,沈昭恨不得现在就去矿业公司。
下午两人回了弗西尼亚大学,五点多吃完晚餐,在图书馆看了一会儿书,姜沅就去了公用电话亭等着。
七点整,她接到了孙厂长打来的电话,王瑞霞和制衣厂的厂长也在旁边听着。
“阿沅,我和制衣厂的余厂长商量了一下,他想要请你帮忙争取这个机会,这是厂内目前生产的一些款式和用料……”
孙厂长把纸上记下来的东西读给她听,姜沅又问了一些详细的问题,余厂长在旁边问她要不要让货船捎几件衣服过去让对方看看质量,姜沅想了一下,同意了,不过让他们再等两天再发货。
虽然不解她的用意,但余厂长还是满口答应。
他还要再说几句,但孙厂长觉得该说的都说完了,直接掐断了电话。
见余厂长呆愣地看着他手里的电话线,孙厂长随口道:“两边都要收费,感谢的话以后再说吧,阿沅不会在意这些的。”
“而且你现在是在我们钢铁厂打的电话,办的又是你们制衣厂的事,这可不行。”
“……”余厂长哭笑不得,“那下次你有什么事就去我们制衣厂打电话行不,我才不会像你一样抠,随便你打多久。”
孙厂长哼笑一声,没有搭理他。
扭头就对媳妇儿说:“接下来就看阿沅那边能不能谈成了,反正我觉得可以抱希望,但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你们厂也不要把转机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本来就是去留学的,学业重。”
“放心吧,我都知道。”王瑞霞点头,看了眼腕表,“我们也要回厂里上班了,还要盘点一下仓库,看看那批库存有没有办法处理。”
“余厂长,一起吗?”
“你先去上班吧王科长,我和孙厂长说会儿话。”余厂长摆摆手,他现在随身也带了降压药,哪怕这老孙说话难听也没事,他受得住。
知道他是想在自己面前说说好话,孙厂长从兜里掏出来一盒牡丹牌香烟,扔给他一支:“得了,我又不是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人,不然也不会着急忙慌跑你们制衣厂去报信。”
“要是成了,对你们厂的工人都是一件大喜事,我爱人也是你们厂的,我没道理
不帮忙。”
“放心吧老余,不过酒可少不了,你得自掏腰包请我吃饭。”
本以为他会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却只是狮子小开口。
余厂长十分感动道:“放心放心,老孙啊,以后咱俩就是铁哥们,要真成了你全家的衣服我都包了。”
反正还有那么多卖不出去的库存货,放着也是放着,放久了棉线都得朽了。
给他拎一袋还能落个人情,挺好的。
“……我谢谢你啊。”孙厂长没好气道,“你还真是会做人。”
“嘿嘿,毕竟咱是厚道人嘛哈哈。”
……
姜沅在弗西尼亚待了两天,就自己坐长途大巴回了德州。
经过差不到九个小时的车程才到学校。
目前这所大学就她一个国内来的留学生,还有一些国际生,本土学生基本上都不待在学校了,放假的当天就回了家。
因为姜沅还没有去实验室,梁慧琳也暂时在家里的餐馆帮忙,没来学校。
姜沅没有先去联系弗兰克,反而又去了一趟中餐馆,找梁慧琳。
“瑟琳娜,你能带我去你表嫂的服装店吗,我有事想找她帮忙。”
表哥表嫂前天去码头接完货当天就回来了,所以姜沅后续也联系不上她。
“当然。”梁慧琳放下手里的抹布,现在是白天,客人也不多,所以她朝后厨喊了一声,“妈妈,我跟姜出去一趟,晚上再回来吃饭。”
“好,知道了,你们两个人出门在外注意安全!”梁母很快回应。
梁慧琳先去楼上住的地方换了身衣服,又背了个小包里面装了点零钱,这才带着姜沅去搭公交车。
表嫂也在华人区,距离这里只有五站,很快就到了。
正在理货的表嫂看到她们来了也很讶异:“沅沅你自己回来啦,我还以为你会在弗西尼亚多玩几天呢。”
“瑟琳娜,帮我去冰箱拿瓶饮料给她,旁边柜子里有零食,你想吃什么自己动手。”
表嫂手里拿着衣架,正在挂连衣裙,腾不出空来。
夏天到了,连衣裙和男士短袖衬衫最畅销,还有女士衬衫卖得也不错。
“谢谢。”姜沅接过可乐,看向墙上的衣服,“表嫂,这些都是你从国内拿来的货吗?”网?址?F?a?布?y?e??????ǔ?w?€?n????????5?????o??
“对呀,就是前天在码头上接的货,说起来也是头疼,那个船长说下次要涨价了,不然太少了不给带。”表嫂嘟囔道,“我们这种散户能拿几个货嘛,本来赚的也是个辛苦钱,还要自己贴运费。”
姜沅仔细打量这些款式,确实都是国内制衣厂生产最多的常用款,这些款式虽然过时了,但也能算是经典,不容易出错。
“表嫂,你认识的在美服装店主多吗?有没有办法组织她们统一拿货?”
“找商会可以呀,我也想过,但是总觉得费时费力,还不如各弄各的轻松,不然到时候如果件数不一样,运费又要掰扯半天。”
“不想劳心费神。”
表嫂虽然不知道她问这些干嘛,但能说的都说了,也没有藏着掖着。
她是没想过姜沅会抢她的生意,先不说在美国开店有多难,还需要自己有关系网在这边,以及商会的打点帮衬。
就说姜沅的身份,一个以后注定要搞科研的,根本不至于来做这个。
“这件衣服拿货的成本是多少?”姜沅看着她眼里的连衣裙,好奇问,“你们售卖的价格又是多少呀。”
“十三块五毛二,美元。这是化纤混纺的,要贵一点,刚开始那个服装厂的负责人还说要十五块钱呢,主要是我们拿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