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你同学吧?人家在院子外面蹲了半晌了,你怎么才起来。”
圆脸婶子说完,还特意问了一句:“是你同学没错吧?”
孙小麦定睛一看,看清是谁后,有些惊喜:“姜沅!是你啊!我们同级的年级第一啊!”
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对对对就是我同学。”
不是一个班的,不过就在隔壁,也算同学嘛!
这可是校长老师时刻挂在嘴边的优等生,人漂亮,性格好,学习更是牛到没边了。
“我就说,这姑娘一看就聪明……”圆脸婶子放下心来,脸上也有了笑意。
谁不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啊!
别说圆脸婶子立马就对姜沅有了好感,就连在里面嗦面的孙主任也大声招呼道:“小麦!傻站在外面干嘛啊,让你同学进来等!”
现在正是春三月,倒春寒的时候,哪怕出了点太阳影子,外面可不暖和。
姜沅没想到自己还没想好借口,孙小麦就给她搭好了梯子,朝她投去感激一笑,在对方不明就里的目光中进了屋子。
姜沅对我笑诶!
孙小麦有些开心。
平时在学校看到姜沅就觉得她漂亮,现在这么一笑更好看了。
难怪班上那么多男生经过隔壁班的时候都喜欢往窗户里瞅。
孙主任看到姜沅也觉得这闺女长得可真不错,他让姜沅随便坐,自己去锅里添面条,顺便问了一嘴:“早餐吃了吗姑娘。”
“吃过了,谢谢孙叔叔。”姜沅点点头,挨着孙小麦坐下。
孙小麦咧嘴笑,完全没想起来问一下姜沅怎么突然来等自己一起上学。
网?阯?f?a?B?u?y?e?ì????????ě?n???〇????5?????o??
两人可没有什么交情,在学校遇到都没打过招呼的。
但这也抵不过她对姜沅观感好。
见孙主任端着碗过来了,姜沅打开书包,拿出自己整理的学习笔记,交给呲溜个不停的孙小麦——
“王老师经常夸你的语文学得好,就是有点偏科,这是我的学习笔记,这些是数学,还有理化,画了横线的是去年高考考过的题型。”
“老师经常说要互相帮助,我也希望你今年高考能考个好成绩。”
孙主任一听这话,瞬间感动了:“小麦,你的同学真是个好孩子!”
他最近的烦恼就是女儿的成绩,偏科也是真的,语文能拿九十多分,数学只能考十九分。
每次在卷子上签字他都要劝自己别生气、别生气。
越看姜沅越觉得顺眼,孙主任又连着夸了好几句。
“王老师还在你们班上提过我?”孙小麦大大的眼睛充满惊喜,“没错没错,我可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呢!”
她不知不觉就挺起胸膛,骄傲起来了。
姜沅抿唇笑了笑,轻轻点头。
“对了,爸,我跟你说的学习最厉害的就是她!姜沅!次次测验都考第一,我们老师嘴里的别的班的学生。”
“她去年年底还作为今年的优秀毕业生提前参加了高考呢!”
孙主任愣了一下,盯着姜沅多看了几眼,感慨道:“原来别人家的孩子长这个样子啊,果然和我们家孙小麦不同,一看就是个会读书的。”
从这也能看出她给小麦那些学习笔记的含金量了,孙主任都不知道怎么感谢这孩子好。
“姑娘,你考上哪所大学了?我们家小麦今年高考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好……算了算了,她估计考个大专都够呛。”
第6章 你最得意的那个学生呢
见姜沅不发一言,孙小麦才后知后觉睁大了眼睛。
“学校的红榜上好像还没有贴你的名字……”
哪怕再迟钝,孙小麦也反应过来了,她不知道该安慰还是怎样:“不应该啊,县一中那两个之前联考都没考过你,王老师还说就凭你的成绩首都的大学肯定没跑了!”
孙主任放下筷子,直觉告诉他这事没那么简单。
犹豫再三,他叹了口气,还是询问道:“最近去邮局了吗?也有可能录取通知书还没到。”
去年年底那次高考阵仗太大了,阅卷老师就那么些人,要面对五百多万份考卷,批改批到笔杆子都冒烟了。
现在没拿到通知书也很正常,不过要是月底还没到,可能就悬了。
姜沅轻轻点头:“每天都去。”
孙主任皱着眉头,皱纹都快能夹得死蚊子。
但他不了解情况,也不知道是不是姜沅发挥失常了,不好说什么,只是来了句:“时间不早了,你们快去学校吧。”
“刚才在外面等很久了吧?下次直接进来就行,小麦这孩子每天拖拖拉拉的不让人省心。”
“没有很久,我刚从家属院过来,就隔了两条街,也不远。”姜沅没有操之过急,她现在的目的就是在孙主任面前留个印象,接下来就得看周老师那边了。
“家属院?”孙主任好奇道,“是不是钢铁厂那个新的家属院?你家大人是谁?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刚才他就粗略听小麦喊了声这姑娘的名字,是江还是蒋还是姜来着?
“姜德胜是我爸爸,钢铁厂焊工车间的。”姜沅合上书包暗扣,起身问,“小麦你吃完了吗。”
“吃完了吃完了,原来你也是钢铁厂职工子女啊!焊工车间?爸是不是你们车间?”孙小麦快速吃完放下碗,又风风火火跑去房间梳了下头发,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她怕姜沅等急了。
“……我就说怎么这么耳熟,还真是姓姜啊。”孙主任颔首,“你爸是我们车间的工人,这还真是巧了。”
他有些怀疑姜沅是不是抱着某种目的过来的,但转念一想,新旧两个家属院就在县二中附近,姜沅是钢铁厂子弟很正常。
小麦的同学基本上都是钢铁厂或者棉纺厂的。
笑自己有些多心,孙主任摆摆手,叮嘱女儿:“你跟姜同学好好学,没事儿多看看书,多看看姜同学的学习笔记,记住没?赶紧去学校吧,再不去要迟到了。”
“知道啦知道啦!”孙小麦赶紧拉着姜沅往外走,就怕她爸再唠叨。
孙主任再次叹了口气。
没想到姜德胜看起来没啥文化,他女儿倒是个读书的尖子生。
还真是歹竹出好笋啊。
孙主任有些酸了。
不过想到姜沅这种年级第一的学生都有可能考不上大学,孙主任心里更急了。
他家小麦可咋办啊!
-
周老师接待赵记者的时候没有直接说她怀疑自己的学生高考成绩被人顶替了,先带着赵记者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又把这次高考的试卷给赵记者看,她笑着说:“你们报社应该去县一中采访,他们学校可是出了两个大学生。”
这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含金量自然不用说。
赵记者翻看着试卷,头也没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