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1 / 1)

不着的车间主任头上。

更让郑海萍恶心的是,那个破车间主任的儿子,竟然就是之前断了腿回城治疗的知青!

“好哇!小的挡了我干儿子的路,大的还直接坑了我一把!这一家子,可真是好样的!”

郑海萍气得牙痒,吩咐弟弟找人去套麻袋揍赵主任,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他这个小官帽子给撸下来才行。

“他不是机械厂的车间主任吗?哼,那车间里的生产线我们不敢动,都是上面牢牢关注的,不能乱来,但那原材料总是可以碰的吧?”

她很快有了点子,让郑海标附耳过来。

“……咱们自己的人可不能去。这种公家的厂子要出了事,那就是引起公愤,比下乡知青出事情更严重。”

郑海标点点头,表示自己牢牢记住了,很快安排下去。

郑海萍站在一片阴影里看着自家弟弟走远,心里浮现出些许旧日回忆,只是这回忆很快就被她驱散。

以前发生的事情还是不要想了,想也没用,只会惹祸。

姓郑的姐弟俩在这边小动作不断,那边调查情况的人收获也不小。

一个知青办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小九九倒干净了都没出去,反而因为之前说出来了一些徇私行为,而让对面觉得他身上又更多信息可挖。耗到最后,他实在受不了这黑漆漆的房间,只好绞尽脑汁,把稍微有些异常的人都给爆出来。

“……对了,还有一个人,通知刚下来还没一个星期的时候,就给他亲哥来报名,结果过一段时间又来找我确认他报上名了没有……我想想……他,他哥姓魏!”

调查人员对视一眼,这群众内部的矛盾,他们就没必要揪着不放了,又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看来,这人身上的料是已经挖干净,可以放出去了。

知青办工作人员终于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面对来接自己的家人热泪盈眶,回到家又好一通诉苦。

郑家姐弟之前没有给小弟们撤回调查这事的指令,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人都还是懵的。

郑海标摸摸自己后脑勺,“这姓魏的……不会就是爱军吧?”

郑海萍脸色铁青。她可以接受干儿子有心眼、有算计,甚至乐意看到这人为了利益扔下亲妈向她靠拢。

但,她接受不了被他愚弄。

小弟们都知道,郑家姐弟感情亲厚,所以也格外可怜那些被同胞兄弟姐妹排挤的人。魏爱军能够入了她郑海萍的眼,被魏爱国算计这件事,不说占了七八成,至少也占个两三成。

不然,郑海标一早就看好这个小弟,为什么她早不接受,晚不接受,偏偏那个时候要接受干儿子?

结果呢?这事可能一开始就是魏爱军算计他二哥?!

知青怎么多,资料可不是一批就能汇总完的。那都是手上攒一批,就要汇总往上交一批。

郑海萍打算豁出去了,不把这事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可不会算了。

“魏爱军他二哥去了哪里下乡?!我倒要查查,这个地方下乡的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报的名!”

第94章 第94章赵聪伤还没好就……

赵聪伤还没好就被原样送回,本来就让心里有小九九的那帮人吓了一跳。

知青办那轰轰烈烈的大手笔调查,更让他们死心。

现在都有人开始怀疑,当初说是管控放松,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那会儿正是农忙,就算离得近的知青有心请假回家,大队也根本不批假。

反倒是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县里甚至市里的清算行为一波接着一波。没准这消息就是有人故意放出来钓鱼的。

这第一批强制下乡的知青,下乡之前就闹得各种撕吧事儿满天飞,下乡之后上面肯定还是不放心,这才故意放了个假消息。

有第一个“聪明人”提出这个想法后,其他一切细节都可以由众人的联想来补足。

就像八卦传到第四个人耳朵里就会面目全非一样,最近这些事也是,什么说法都有。

有说上面钓鱼的,有说是别地儿的知青集体逃跑,还有的说赵主任想讨上面欢心,故意把亲儿子腿砸断,然后原样送回,帮领导杀鸡儆猴。

嗯,没错,最后一条是魏同心去供销社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堆不认识的大妈时,藏在人群里说的。

这条猜想看似荒诞,实则非常符合围观群众的阴谋论思维。于是这条八卦从县里的另一边慢慢扩散,传到机械厂家属区,传到魏同心耳边。

“……那个姓赵的还真下得了手。别人不知道,咱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那天那个赵聪的腿其实根本就没啥事。”詹大妈说八卦说得上头,绘声绘色地演了起来。

“结果呢?听说那个赵聪啊,哎哟,可怜的来,被送回去的时候人都站不起来嘞!都是横着回的。你说这大儿子他不爱,小儿子平时是宠,这关键时刻随随便便就能废了,他难道还有其他孩子吗?”

詹大妈百思不得其解,“就这么个领导,他都不想想自家工作传给谁的事?要早这么着,还不如让沈丽把工作给他小儿子接班呢。”

不会吧,难道赵主任后面真的又把赵聪的腿打断了?不应该啊。真为了掩饰之前说的慌,最多是咬死了自家儿子恢复能力强,

长得快。哪有临时又给打断这种做法啊?

闹哄哄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这会儿已经是冬天,再过不久就要过年了。

赵安邦给詹大妈端来一碗红糖水,她正好说得渴了,毫不客气端起碗就喝。

赵安邦正好回答了詹大妈的疑问,“詹大妈,我爸可不会这么干。最多是因为检讨的事情,打他一顿屁股,不会真伤了人的。”网?址?f?a?b?u?Y?e?í????ū???è?n??????????????????

“他们以前打我都会注意不留疤,更何况对我弟呢。”

要说机械厂家庭也就这点好,家长们都为工人身份自豪,也比其他地方的人更端架子。像赵家打孩子注意分寸,又像魏家对外好面子,或者像张家,对女儿比一般人家好。

孩子们正因父母的“端架子”,获得了些微好处。当然,如果是混蛋东西,那也会被教训得格外狠。

额,最显著的例子,其实应该是郭大爷直接跟郭大勇断亲。不过鉴于郭大爷根本不要脸,所以不能纳入这个范围讨论。

天气冷,大妈们也不乐意成天在室外待着。正好现在刘淑英自己住单间(魏文红个小屁孩没有话语权),大家就都聚了过来。杨大妈还抓了一把李伶娟从娘家带回来的瓜子,给大家分着嗑。

不过其他人就没詹大妈这么好的待遇了,最多来碗白开水。

刘淑英的毛衣终于织到了最后收尾的部分,她最后差点线,还是詹大妈翻出来一双半旧的白色线织劳动手套,才给补上。

这手套多少也带点之前坑小孩廉

最新小说: 离婚之后 诱娇 诡异农场APP 春日有禧 明日如昼 克系修仙模拟器 星际校园:五人小队向前冲 男主一定要有实体吗 兽人永不为奴! 天上月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