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点亮画画技能,到底要从哪里找到老师和学习资料,又以什么名义来学才合理呢?
第72章 第72章李伶娟回来的第……
李伶娟回来的第二天,张家平静得离谱。
杨大妈等了好半天,就等大儿媳因为老三留城的事情发作,偏偏就是等不到,心里怎么都不得劲。
张大爷看她那焦躁的样子,忍不住劝,“哎呀,老大媳妇没准就是回娘家之后懂事了,不跟你闹了。”
“我信她个鬼。”杨大妈大白眼使劲翻他。
之前正式工的工作只要四五百,她就因为自己把工作给了老二闹回娘家。
现在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一千块啊!把家底都掏空了,还借了一百多的外债,老大媳妇恨不得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归他们小两口,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件事?
八成是刚回来还得演两天,接下来就要跟她唱大戏了。
两人正说着话,张建设一掀帘子进门,把刚刷洗干净的烧水壶放下,闷声闷气道,“爸,妈,水壶洗干净了,还有什么活要干的?”
“没事了,你歇着吧。也别太累。”杨大妈看着干活干了一晚上都没歇口气的三儿子,免不了心疼。
这孩子,就是太闷、太懂事。他才十六岁啊,这白天上班晚上干活的,也太辛苦了。
老三这么贴心,就显得只会嘴上说说的老二不怎么样。
张建华这段时间天天装鹌鹑,都忘了来杨大妈面前讨好,地位大不如前。经过下乡这件事,沉默寡言的老三张建设也彻底在杨大妈心里挂了号。现在杨大妈最看不上的,就是自家老二。
之前哭得是挺惨的,但现在再看他的兄弟和妹妹,只有他张建华一个人,工作全靠父母给,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努力。
尤其是老三和老四,工资全都拿来还买工作的钱了,哪像老二,只有出一点生活费,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杨大妈很是不平。
等老三老老实实出去歇着了,她才小声跟张大爷商量,“你说,咱们是不是太偏心老大和老二了?”
张大爷哼笑一声,“哎哟,难得啊,你还真能自觉发现这个。”
“跟你说正经的呢!”杨大妈烦死他这副没正行的样子,使劲拍了他一下,立刻老实了。
“老三老四都是自己的工资当作买工作的钱,老大老二只会嫌弃我们给他们的还不够多。你说这俩孩子到底怎么想的?咱家家底是院里最薄的,硬掏也掏不出来啊。”
“老大那是他娶媳妇高攀太多了,自己底子就虚,还怕别人看不起他。实际上,人家把咱家摸得透透的。”张大爷砸吧砸吧嘴。家里负担重,好久没抽烟了,上次还是找老郭那老小子蹭了一口,实在馋得慌。
“老二那是把你摸得透透的,一哭你就心软,那能怎么办?”
“要我说,给老二娶媳妇就直接用他存的钱好了,毕竟你工作都给了,够对得起他的。娶个普通一点的,身体好一点的,其他咱们不挑,彩礼最多也就二百,比他弟弟妹妹工作的钱少多了,他自己出得起。”
杨大妈第一反应就是拒绝,“那不行,老二怎么说也是正式工,找个没工作又没家底的像什么话?到时候两口子还得靠我们接济呢。”
“你看你,真说到老二你又着急。他俩都在外边呢,你小点声行不?”张大爷赶紧给她按住,“找个有工作的,你一个人操办全家杂活啊?你大儿媳妇不可能帮你干的,人听你的才怪。”
杨大妈想到自己这两天格外累的腰,开始摇摆。
这,找个条件好的委屈自己,找个条件差的委屈儿子,这可怎么选?
张建华趴在外边竖起耳朵仔细听,半天了还没听到杨大妈的答复。
这可怎么办?
他紧张地咬起手指上的死皮。
张大爷这里说的条件差,可能不仅仅是没有工作,而且是家里爹不疼娘不爱,只等着嫁人跳出火坑的那种。
完了,本来以为有个正式工能很吃香的,结果下乡之前相亲相了两个,根本就没成。妈也顾不上给他相亲,全盘心思都在三弟身上。
真是的,好端端的,下乡干什么!
不下乡的话,没准他现在有正式工作的媳妇都娶上了。
还怪大嫂,这么多年都住过来了,没事闹什么闹,真是闲得慌。
要是真给他找一个条件不好的媳妇,那他当时拒绝魏同心干嘛?还白白被打一顿。
还不如直接娶了魏同心呢。起码人家吃供应粮,是初中学历,娘家还就在隔壁,带孩子也能搭把手。
张建华悔不当初,现在却没有办法,只能撅着屁股继续偷听。
旁边的张建设见二哥为了偷听这么不讲究,表情很复杂。
杨大妈没有正面回应张大爷的建议,话题一转提到老四。
“你说,也不知道四凤在厂里住
得怎么样,室友好不好相处。那边都是内部子弟,不知道有没有人欺负她。”
老三的事情解决了,杨大妈又开始为老四操心。
“你说她才多大的人啊,家里连她的床都没有了,我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好好一个闺女,被她大哥大嫂逼成这样,连工作都是她自己解决的。我们做父母的,从小也没亏待她,偏偏等孩子大了让她受苦。”
杨大妈说着说着眼泪都快下来了,本来只是转移话题,现在却是货真价实的伤心。
每个月给女儿补贴那五块十块的哪够呢?也就够吃个饭罢了,家里都没有她的地方。上次四凤回家就是跟她们两口子挤在一起睡,半夜了梦里还在流眼泪,不知道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
但这孩子就是不说,问她只说过得好,食堂宿舍都好。
要是有条件,杨大妈恨不得把所有孩子都安排到轻松的干部岗上,什么厂办公室、宣传部、供销社,甚至废品回收站那个工作也挺好的,就是脏点,但跟生产车间里的环境相比,还是好多了。
就不提造纸厂那边的粉尘和纸浆,只说机械厂车间的噪音,就够受的。
几个孩子小时候都嫌弃大人说话声音太大,等他们开始上班,不自觉的嗓门也都变大了。
——
张四凤此时也躺在床上想事情。
成了正式工,第一年每个月工资要有十块给到魏同心,充当信息费,这是她们早就说好了的。
每个月爸妈那边又会给补贴至少五块钱,这样每个月手里就有差不多十五块。
平时工友之间拉拉关系、吃点零食,偶尔自己到食堂多吃点肉,最少也能剩下十块。
第一年就能攒一百二,第二年没有了每月十元的支出,那就是二百四,一共三百六十块。
到时候她也满十八岁了,得好好寻摸个条件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