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没脑子的对手或家人,如果不能连根拔起或斩草除根,就从敌手内部去分化、去瓦解。
若一旦对手没办法分化,就要收拢。
因此,顾双洋一直在等明汐主动来找她。
面对一位心意坚定又聪明的对手,与其花心思打败对方,不如努力成为同盟。
明小姐既然做出了选择,顾双洋就不介意将明小姐当作自己女儿一样去引导。梁见铖那儿子太傲气,何况男人的心总归是偏向女人的,她非常理解男人,梁见铖以后可能会变得像杨小哥那样顺从。
梁见铖的心偏向老婆没关系,但他老婆的心,以后要偏向她。
除夕的那份背调书,顾双洋费了那么大心思,就是为了把明小姐赶走吗?那真是对她最大的误解。她只是用这件事试探一下明小姐的心气和骨气究竟在什么程度,看一看明小姐的野心和聪慧,能不能明白这个世界财富矛盾的本质。
明小姐做贸易生意,既然能下定决心拍下三宗地,应该已经明白了贸易生意最本质的道理——
这个世上,只有生产者才能掌握真正的财富。
贸易的本质,是货币的较量。
……
对,正是明白了一切,今晚的明汐抱着坦然又明确的心意,踏入顾双洋的别墅。只是这一次,她不以梁见铖女友的身份,而是纯粹以她明汐个人身份。抛开梁见铖关系,她对顾双洋同样充满敬仰。
像上次一样,她和顾双洋面对面而坐。
明汐从公文包里拿出近期撰写的明宙建厂计划书,递给顾双洋审阅。
顾双洋常年审阅这类计划书,即便一目十行,也能迅速抓住重点,何况明小姐的计划书写得相当出色。
顾双洋之前也感慨,以明小姐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的学历,着实令人意外。直到看到那份背调书,她明白这个女孩曾被命运拖累,又为自己的人生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还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保持终生学习能力才是最拿得出手的学历。”这也是梁见铖前段时间反驳她说的话。
“那么……明小姐找我是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助力呢?”顾双洋直截发问。
人都来了,明汐也不需要虚伪地矫饰自己目的,抿唇说出:“我想要顾总给我介绍一个引路人。”
人情社会,明汐很清楚张侠只能对下,没办法对上。对上的引路人,她也需要。
顾双洋笑了,哦了哦。继续看计划书。
顾双洋的写字桌十分宽大,然而不管文件,近期阅读的书籍和电脑摆放得井然有序,整齐到顾双洋想要拿任何资料,都能不假思索地随手拿到。顾双洋轻轻打开抽屉,从中取出一份合同。为了节省时间,在她阅读明小姐的建厂项目计划书后,她也将双洋子品牌出口招标代理书递给了明小姐。
一个大型企业的电器产品,不可能仅有双洋这一个品牌,必然要针对不同市场打造不同的产品定位。这个子品牌定位相对价廉物美,在国内,其目标是逐渐兴起的农村市场;在国际市场方面,顾双洋打算在完全退休之前,确定该子品牌的出口招标事宜。
星海也在争取这个机会。顾双洋知道的,之前很多单生意,明宙都争不过星海。如果这一单明宙能够拿下,便能赚回之前输给星海的全部利润。
不过,顾双洋做事还算公平,她有心偏向明小姐,也是要看清明小姐能力。
如果顾双洋看明汐的计划书,是越看越满意。
与此同时,明汐看着顾双洋递来的招标书,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感受。紧张之中,又冒出超常的快意,尽管脑子有些思绪纷乱,胸腔心房又弥漫着清澈明亮的感觉。
她爱钱,也热爱赚钱,但越是往上赚钱靠的是日益坚固的实力和底气。原本作为一个外贸商,就如同服务商一般,生意和市场都取决于买卖双方。但是,一旦她获得超级品牌代理权,结合自身工厂的生产能力以及步步精明的谋划能力,她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中介服务商了。
“不错呢。”
顾双洋高效地看完计划书,放下文件。她喜欢大大方方说话的人,这样说话做事才会高效。梁见铖以前也常来,自家儿子,向来不客气。相比之下,明小姐不仅高效还客气,至少还会给她送束花。
“明小姐,怎么知道我喜欢郁金香?”
前面顾双洋从车里拿下来的郁金香,已经交给了杨闵文。杨闵文拿到这束花,亲自将花拆开,然后一朵一朵细心放入花瓶里。顾双洋问这话之时,杨闵文也来到了书房,端着插满郁金香的花瓶,摆放到妻子办公桌方向的最佳视野处。
为什么知道顾总喜欢郁金香这个事儿?当然是——
“老乡帮老乡,他乡变故乡呢。”明汐自编了这么一句“油腔滑调”的话。他乡指的是海港,她已在海港发展事业,海港已成为她新的故乡。至于老乡,除了心思细腻又乐于助人的杨先生,还能有谁呢。
不过,明汐也不是为了今天的拜访才特意打探顾双洋喜欢什么花。实际上,除夕那晚,她本就想订一束花作为新年礼物,只是那几天她完全被梁见铖的安排主导,他周到地安排了一切。所以,属于明小姐的这份心意,来得有些迟了。
顾双洋半靠在大班椅上,放好花瓶的杨闵文走到妻子身后,亲昵而自然地为顾双洋捏了两下肩膀。明汐看着这一幕,眼睛亮晶晶,唇角微扬。
顾双洋知道明小姐在笑什么,不过她并不在意。
“……今天明小姐今天还带了什么过来?”顾双洋又问,已经看到了放在书房里的礼物盒子。
“我知道顾总这里什么都不缺,只能尽我心意给顾总准备了一个礼物。”明汐笑意盈盈地开口,随后弯下腰,流利地拆开礼物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盏同顾双洋右边那盏一模一样的台灯。
顾双洋看着明汐手上的这盏琉璃罩台灯,嘴角微微一扯,面露不易察觉的惊讶。
杨闵文也是不可思议,但保持笑意。
明汐将这盏由李天明为她手工上漆的台灯安好地放到顾双洋办公桌的左边,中间杨闵文伸手帮她引好了电线。
她第一次来到顾双洋的这个书房时就注意到,顾双洋这张偌大的书桌原本应该有一对台灯,因为桌子左右两边都有电线接口,左边还有一个空荡荡的底座。这些细节都表明原本桌上有两盏台灯,可能由于损坏或破碎,只剩下右边的一盏还在使用。
原本一对的灯,剩一盏还留用,说明顾总一定非常喜欢这个台灯。
早在三月份计划拍地的时候,明汐就在思考,如果要向顾双洋示好,上门拜访要送什么礼物合适。思来想去,她就想到了这盏台灯。恰好,老明会手工做灯,她和老明合作的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