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 / 1)

行了。

这是好事,宇文融在搞经济这方面有大才,他愿意主动找活儿干来证明自己,无论是对他,对百姓,还是对整个大唐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最让李隆基惊讶的李林甫。

李林甫居然上谏了。

最开始收到这围绕谏言主题的奏折时,李隆基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只觉得这话写的没什么文采,但是胜在中肯,虽不如寻常谏言一样激烈,但这温和的调调恰好戳到了他的心坎里头。

习惯了被天幕背刺的李隆基感觉非常不错,翻了翻奏折准备看看这是哪个朝堂新人。

直至看到名字,李隆基彻底恍惚了。

谁?李林甫?这是口蜜腹剑,只会在下朝后嘀嘀咕咕的李林甫?

他还记得李林甫的经典台词:这陛下的家事,不需要跟宰相商量。

怎么回事,李林甫他转性了?

从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的李隆基第一次觉得,或许自己真的是老眼昏花了。

但这样的事情时不时发生,李隆基也逐渐不再怀疑它的真实性,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也是好事。

但李隆基心里的警惕心始终没有放下了。

毕竟安史之乱始终像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刀,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还没有到,他不能掉以轻心。

朝廷的变化不仅仅是这批老臣带来的,还有新人。

而最为突出的两个新人当属王氏二兄弟了。

这回王维没有被派了太乐丞这个官职,他先是从文职做起,慢慢爬上了集贤院学士的位置。

李隆基给他这个位置的意图相当明显了,教书,培养更多有才能的文人,且引领诗坛新风,做好领袖和表率。

这是贺知章曾坐过的位置,现在李隆基也给了王维同样的位置,贺知章最终到了致仕的年纪,衣锦还乡,不出意外,王维也是如此。

兵部出来个新秀,王维的弟弟王缙。

他进士及第后从小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缓慢,但是坚定地往前走。

李隆基没有给王缙任何优待,他只是给了王缙一个机会。

他把王缙放在了容易立功的地方,只要王缙有这个能力,那他也不会吝于提拔。

总有新人进入朝堂,也总有在朝廷呆了许久的老人退离了这个舞台。

开元二十五年,宋璟去世。

这个一生都将公正二字刻在内心的老臣溘然长逝,李隆基带头祭拜,举国同悲。

韩休感念宋璟多番提携的恩情,和谆谆教导,长跪不起,悲恸大哭,直至昏厥。

有些资历的大臣都明白宋璟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自发前去祭拜。

这是开元之初,紧跟着姚公之后的宰相啊。

他在朝多年,辅佐陛下多年,无数次在陛下心有歪念的时候凭一张嘴力挽狂澜。

他就是只站在那里,就有安定众人心神的力量。

更有百姓自发到宋府门前祭拜,队伍从大门开始,沿着整条街,排成长长一条。

此时有个年轻的小小校书郎经过,他被这沉重的情绪所感染。

这人才二十几岁,刚进入官场没几年,他不是很明白这宰相在圣人心中的重要性,也不是很明白百姓究竟为何自发前来祭拜他。

但这并不妨碍他被这条街肃穆的气氛所打动。

他在众人的口中听到了宋璟是如何心怀大义,直言上谏,听到了他是怎样把百姓放在心里,带头为百姓建造房屋。

年轻的校书郎大为感动。

一心为国,忠心于朝廷之心,理应得如此敬重!

于是他上前两步,跟着众人一起跪地叩首,虔诚拜了三拜。

此时这虔诚祭拜的年轻的校书郎并不知道,以后的他一手创造了“颜体”,他的字对后世影响深远,成千上万,一批又一批学子模仿他的笔记,乃至在几千年后,无数学习毛笔字的后人以他为祖师,用他的字帖启蒙。

他会被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会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他是后世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书法家,颜真卿。

三十三年后,他会亲手为宋璟,篆下碑文。

颜真卿对此一无所知,拜完了宋璟,他继续走上了他自己的路。

宋璟的葬礼并没有持续很久,悲伤会有,但悲伤并不会时时刻刻,永远延续。

没过几个月,百姓们逐渐忘记了这件事,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里。

与宋璟生活从未接轨过的那些人,他们的忘性就更快了。

而身处“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李隆基却总觉得不适应。

宋璟去世了,没有人总是会在下朝的时候在他耳边嘀嘀咕咕了。

没人给他念紧箍咒了。

李隆基内心甚至有几分怅然。

宋璟在的时候,他日日盼着宋璟不要在他耳边像个蚊子一样嗡嗡嗡,宋璟不在了,他反而怀念被念叨至双眼无神的样子。

李隆基这几天批奏折的时候总觉得不舒坦,不对,他不应该坐的这么舒坦。

这时候,应该有人念那些每天都重复的话,他甚至都能把那些话给背下来。

他现在的眼神也不对劲,他应该是瘫在龙椅上两眼发直看向前方的。

头发也不对劲,头发也多了!

李隆基晃晃自己的脑袋,一根头发也没掉。

根本不是这样的,每回宋璟来了又走,他都得愁掉两根头发。

恍惚间,李隆基开始害怕了。

他身边还会有这种一心只向着公理正义的大臣吗?

宋璟走了,还有人这样全心铺在江山社稷上吗?

他要是不小心干了坏事怎么办?谁来提醒他呢?

李隆基想到自己干坏事的后果,惊起一身冷汗。

高力士来通报了,韩休求见。

李隆基从不适应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整个人都坐的端正了几分。

韩休也是个喜欢上谏的,不能让他看到自己坐姿不正的模样,不然要挨教训。

韩休一如既往揣着自己的双手,给李隆基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

李隆基端庄得体:“免礼。”

韩休腼腆笑了笑,然后跟李隆基扯了一堆和国家民生有关的政事。

一问一答,没有很愉快,也没有不愉快。

李隆基难免又想起了宋璟。

不对味啊,不对味,怎么听都不是那个味道。

唉,这世间再无宋璟。

朕的宋爱卿,朕的好爱卿。

在李隆基四十五度仰望天花板的时候,韩休说完了自己的话,然后他将揣着的手松开,往自己袖口摸了摸,像是在掏什么东西。

李隆基注意到了他这个动作,脑袋上冒出了几个问号。

你这是干嘛?

韩休抿唇笑着,示意李隆基先不要着急,马上就要掏出来了。

李隆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