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年复年。王维没有在不作为地等待,如果论资排辈排不到他,那他就去结识能给他官路的人,就像曾经结识歧王和张九龄那样,但初到长安的顺遂并没有延续到现在。】
【当时朝廷有个新贵叫苑咸,这个苑咸无论是从出身还是资历,都比不上王维,但因为他和李林甫关系很好,所以升官非常快。所以王维给他写诗,大肆赞扬他,并且表达出了结交的意思。】
【但苑咸的回诗抓着冯唐易老的典故嘲讽王维。大概意思是,怎么大家都升官了,你王维总是原地打转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不准等你老死都等不到一个机会,这是赤裸裸的嘲讽。】
【面对这样的讽刺和挑衅,王维应该是生气的吧,但王维回诗处处透露着小心和自嘲,就是有气愤,也没有透露半分。“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感谢你怜惜我,可惜丞相他将我拒之门外,我没有机会报答恩情,如今只能自嘲当个消遣罢了。】
【昔日少年的满腔的意气,在这几十年的蹉跎里,竟是一口不剩了。】
[……啊?我以为王维过的是闲云野鹤的生活。]
[他怎么过的那么苦啊?]
[这不就是别人要打他的脸,他还要把脸给伸过去吗?]
[我难过的时候经常读王维的诗,读多了就平静很多,但是我没想过王维自己的生活这样难挨。]
[很难想象这是诗佛写出来的诗,有点颠覆我的认知了。]
[他好努力啊,可还是没有在仕途上有什么成就。]
[哭了,这真的不是在照镜子吗?努力没什么结果,这就是我啊。]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最开始的王维明明是这样的啊……]
百官皆沉默了。
没有人想到,那个在后世,千人传万人说,口口皆颂他之诗的“诗佛”,会是这样委曲求全的落魄模样。
大名鼎鼎的诗佛,被这样嘲讽……
想摇晃王维的脖子,让王维吐出剩余诗句的李隆基终于听到了近乎完整的内容。
可他丝毫兴奋不起来。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那个看着来来往往出入长安城游侠的少年,或许曾有一刻也在向往这游侠生活吧?
天幕画面上,一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模样,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意气风发走过长安城门。
他一身红衣,衬得带笑的面庞更白净。
远远地,隐约能见通往长安城路上酒肆迎风招展的酒旗,路的两侧是两人合抱粗的垂柳。
或许,这少年刚刚就在酒肆,同一个一见如故的少年喝完酒。
二人谈酒,作诗,讲理想,说抱负。
这里是盛唐,这里是长安,这是里所有年轻人神往的地方。
可最终,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王维在这里蹉跎了自己的大半生。
【作者有话要说】
王维还会更惨的……
第80章 (视频) 王维和安史之乱
天幕上, 少年面庞明艳动人,他笑的极有感染力,周围的春光更明媚, 道路两侧的柳芽也更绿了些。W?a?n?g?阯?发?布?页??????ù???ě?n??????②?5?????????
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天之骄子惋惜。
也许这叹的,惋的,更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谁没有年轻过呢?
在场站着的各位都有年轻的时候。
李隆基越想越难受。
上天明明给他送来了一个这样的人才, 但是他却没有好好珍惜, 竟白白让他蹉跎了那么久。
虽然才情不等于能力, 但那是诗佛啊。
他就是站在那里, 都能带动天下士子潜心读书。
[我的王维啊呜呜呜呜。]
[真想看看他是什么样子。]
[我的人生导师,我的治愈良药。]
[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知道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真是惊为天人。]
[我也是!当时想的是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编剧啊, 去网上查了查,原来是王维写的诗。]
飘过的弹幕每一句都是对王维的崇拜,每一句都是对王维的惋惜。
李隆基捂着胸口,怄的要死。
人才, 他的人才!
就这样从指缝里溜走了。
越想这个诗佛在后世影响的轰动,李隆基就越懊恼。
千年后的人们把他的诗拿来仔细阅读研究, 甚至把他奉为人生导师, 真是恨不得给他挂起来瞻仰。
但是他都干了什么, 他连王维是什么样子都不记得, 甚至对他弃如敝履, 一个升官的机会都不给他。
不, 说不准他都不知道王维这号人。
这究竟是因为谁, 因为李林甫。
李隆基再次愤愤然看向李林甫, 都赖你, 都赖你!
李林甫缩在一边不敢说话。
平静下来的李隆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我检讨。
他真傻,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把张九龄赶下去,如果不把张九龄赶下去,王维也不至于落得无人提携的地步。
【巨大的精神压力让王维不得不去找一个出口去排解,他开始叩问神佛,在佛像前,他能感受到自己心灵的片刻安宁。世人看了《桃花源记》都想寻找一个能放得下自己疲惫身躯的桃花源,但桃花常见,桃花源难寻。王维肩负重担,心有牵挂,被朝堂所累,他寻不到这样的桃花源。】
【既然寻不到,那就自己造一个吧。索性这时候的王维没有自由,但手中还有余钱,他买下了京郊辋川的一座别业,他在这里种花种树,把这里布置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陶渊明躲避的是当时的乱世,王维躲避的,是那个在他不喜欢的朝堂。都说盛世不避世,但王维的心乱,没有一个可以依托的地方。在辋川别业建成之后,他的心也终于有了一个能盛放的地方。于是每逢休假,王维都躲到了自己的这间别业里,他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别业建成,王维的仕途依旧没有什么进步,但就在这里,就在辋川,这个我们熟知的诗佛慢慢诞生了,在辋川,他真正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诗人,他有了自己的诗歌风格特征,佛这个字和王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此后我们说到王维,就不得不想起田园诗,不得不想起独属于他的称号,“诗佛”。】
【空无一人的涧口,他看到落英纷纷扬扬。这样花开花落的美景独属于他一人,这时候的他不孤独,纷扰的世事迷他的眼睛,这样的寂寞才是最好。于是他提笔写下《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