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加于四海”,他还因为张说的这句话和封禅这件事而兴奋地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和姜皎一起喝酒宿醉。
现在想来那喝过的酒都流进了脑子里去。
他但凡清醒一点,也不会被那些好听的话给裹住了小脑,没法思考。
他但凡拿出创造盛世的一点点英明神武,现在他就不会站在泰山脚下丢人!
真是老脸都丢尽了。
张说看了眼脸红到脖子根的李隆基,在心里提前为自己鞠了一把眼泪。
很快了,按照心里这个不祥的预感,很快天幕就要背刺他了。
尽管他不知道天幕要背刺什么内容,但是他确信,天幕要背刺他了。
于是张说和李隆基一并,捂住了老脸。
【要说李隆基的心事,张说知道啊。张说自然看出了李隆基“不要不要”的背后是“就要就要”。所以他连续几天上书请愿,这回不要文人儒生了,他亲自请求李隆基顺应天意。李隆基再次推辞,他摆摆手:“嗳,朕没有什么功劳,怎么能封禅呢?”这是想空口套夸夸了。】
【要说张说不愧是文臣之首,执掌文坛三十年,他就是会夸人啊。他一通话把李隆基夸地天花乱坠: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弟兄,文王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元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
【这是把尧舜禹都搬出来了。】
[好家伙,这糖体炮弹,把李隆基都砸晕了。]
[我直呼六六六,要说拍马屁还是古人在行。]
[哈哈哈哈跟张说一比我那群拍马屁的同事都不算什么了。]
[李隆基:飘了飘了,要起飞了。]
天幕下,那个被泰山“扔出去”的玉册就在不远处,那是一个李隆基和张说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这玉册,就是被后人连带着宋真宗的那份一起挖出来的东西。
想想后期泰山这个“光荣榜”变成了“耻辱架”,一君一臣两个人又再次捂住了自己的脸。
之前夸/被夸的那些话都是现在丢出去的人啊。
【张说的话,加上全国各地文人儒生的联名上书,让李隆基觉得火候终于差不多了。所以他大手一挥,作顺应民意的样子:封禅!】
【封禅可是一个影响全国的大事,一时间,中央各部门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了,不管是跟随皇帝一起去的人选,还是护送队伍,小到后勤保障的每一个人员都需要仔细筛选确认。】
【开元十三年的十月十一日,李隆基带着一群人踏上了在去泰山的路,这个队伍排场巨大,相当拉风,光是后勤的小队都绵延了几百里,晚上安营扎寨的帐篷都有几十里。】
哈哈。
经天幕的提醒,李隆基再一次对自己带来的人数有个一个清晰的概念。
当时只想着排场要大,面子要足。
完全没有想过天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顺便给他来个背刺掀翻他这回事。
所有人,包括那不起眼的后勤小兵都能看到天幕。
这回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这相当拉风的巨大排场都变成了笑柄。
【我们都说泰山封禅是盛唐的顶点,在此之后不仅暗生危机,李隆基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变得爱好奢侈享乐,开元初期选人才的锐利眼光也消失了,最后本性暴露,愈演愈烈,以至于酿成大祸,最终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李隆基低下头,肩膀也垂了下来。
来吧,骂吧,他准备好了。
站得靠后一些的宋璟也准备好了。
他在一众人差异的眼光中拿出带墨的笔和已经发毛的纸,然后认真展开那张纸,目光灼灼看向天幕。
来吧,骂吧!
让他听听天幕要说陛下日后会犯什么错,他通通记下来,确保见缝插针进行劝谏。
光是之前那几处错误,不知道陛下有没有记在心里,反正他已经说到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的地步。
他得把天幕说的话都记下来,再进一批货。
总要在陛下耳边念些新内容,给陛下换换脑子。
天幕给张说来了一个出其不意。
本以为要挨骂的张说现在睁开一只眼睛。
哦呦?还没有到背刺我的时候。
嘿嘿。
张说偷偷看了一眼李隆基颓废的背影,感受到了他心如死灰的情绪。
窃喜。
还没排到他,窃喜。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啊。
天幕要骂人有陛下顶着,真是好啊。
结果天幕又给张说来了个出其不意。
【所以在封禅时期的李隆基变成了后期不可挽回的模样了吗?没有,现在的李隆基他还有救,我们举几个封禅期间的例子。】
窃喜的张说转而呆滞。
啊?不背刺陛下了吗?
他自认为自己是摸清了天幕的套路,现在看来他离摸清天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李隆基低垂的脑袋慢慢抬了起来。
“现在的李隆基还有救。”
还有救?
不骂他?
已经做好挨骂准备的李隆基带了一些不可置信。
他已经不把天幕的背刺放在心上,天幕说什么,他按照天幕说的改就是。
最多骂地难听些,他虽然难受,但是还是会做好笔记。
等天幕消失,他不难受了,再拿出来看看,扣出一些有用的细节出来。
他本以为自己在天幕和后人的眼中是一个罪无可恕的皇帝。
毕竟所有人都骂他,没有人愿意夸他。
他也知道,弃城而逃这些行为看起来也非常离谱。
他的玉册还还和那个废物宋真宗的玉册被捆绑在一起,被泰山直接扔了出去。
想想,李隆基哽咽了。
后人不认可他,他们嘲笑他,泰山也不认可他,要把他的玉册丢出去。
可现在天幕却说“他还有救”。
这是不是说明,有一些后人还是对现在的他抱有期待的?
他们希望自己能变好是吗?
一直被骂的李隆基难得在天幕的话中,从字里行间的缝隙里抠出了一点点带着温情的希望。
像是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
所有人都对他失望了,但是有一个声音相信他会变好。
李隆基偷偷抹泪。
我有在努力。
【第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心里是有百姓的。他在写祭祀语的玉碟上为天下苍生祈福。祭祀用的玉碟写的是皇帝的愿望,再加上这个玉碟从拿出来,到祭祀,再到最后放进密封的石室,都是皇帝一人完成,也就是说这个玉碟一般写的都是皇帝的个人愿望,比如长生不老,再比如死后位列仙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