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1 / 1)

尬位置,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苦哈哈的表情。

最愤怒的当属受到牵连的百姓了。

“我说为什么突然涨税了!”

“原来是拿我的名字去充数了。”

“真不要脸,这样的官不配为官!”

“那什么劝农判官要升官我是管不着,但是他要抢我的钱就是不行!”

“都是血汗钱啊,唉。”

“朝廷什么时候能为我们这些百姓想想呢。”

“那些黑户和我们这些一辈子都在这里,老实本分的本地人有什么干系。”

李隆基暗道,糟了,这是要完。

此次天幕要是小范围还好说,这天幕要是大范围播放,那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李隆基用锐利的眼神看着宇文融。

都是你干的好事!数据作假被天幕戳穿,现在让朕来给你擦屁股!

宇文融这回是真的怕了。

完成清理黑户这件事的时候他有过风光,现在他就有多恐慌。

毕竟他的官途是亨通还是就此终结,都是陛下一念之间的事情。

倘若李隆基就此把他的官给削了,他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到现在为止,天幕说的话尚且还没有假话。

所有人都不会怀疑天幕的真实性。

他辩白的话和天幕的话放在一起,太无力了。

更何况……报上去的数字确有虚假。

他不是不知道,他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不过是几个懦弱又无能的平头老百姓,就是说不好听的,死了也与他没什么干系。

要是没有天幕的出现,这事根本就不会起什么风波!

李隆基严肃沉声:“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劝农判官即刻出发,三十日之内,把那些被伪造的黑户都清查出来。”

接着他对宋璟道:“宋爱卿成立监察组,随劝农判官一同出发。”

李隆基又把视线转移到宇文融的身上:“若是让朕查出你还有弄虚作假的行为,你便不用等着日后贪污被处以流放之刑了,即刻发配边疆去吧。”

宇文融跪在地上,脸上的表情没有被任何人看到。

若不是天幕,这些事情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他那么光明的官途大道不能就此毁于一旦!

他压下心头对天幕的恨意,诚惶诚恐地应下了。

此时野心在宇文融心中越发膨胀起来,他的命怎能是区区天幕说了算的?

他既然已经知道日后的结局,就一定能够避开。

他的命是他自己说了算,不是天幕。

【虽然宇文融搞数字工程,但最后呈现到李隆基眼前的是一份十分完美的答卷。全国新增户口一共有八十几万,土地跟随着户口也一并增加。而新增户口带来的赋税甚至达到了百万串钱,这实实在在的金钱让李隆基看到了宇文融的能力,他十分高兴。而宇文融就此,也彻底成了朝廷新贵,与张说一起,一并成为李隆基眼睛里的红人。】

李隆基听完天幕说的话,严肃地摇了摇头。

不,朕没有很高兴,朕现在很愤怒。

因为宇文融,朕现在说不定会面临天幕的背刺。

就是天幕不背刺他,若是天幕被投放到了各州的天空之上,那他贤君的形象也就被毁的差不多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ǐ????????e?n?2???????5?????????则?为?山?寨?站?点

这件事要抓紧解决。

【宇文融是朝廷新贵,这个人逐渐脱离了张说的控制。加上我们之前说的宰相制度出现的两个问题,一共三个问题造成了宰相机构工作效率低下。这样的问题在开元初年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但是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到张说为相的时候,这个已经越发严重起来,所以张说开始苦思如何改革宰相机构。】

张说兴奋起来。

他拿起笔开始记了。

答案就摆在他面前,还傻等着干什么呢?抄啊!

抄他自己的答案,不丢人!

未来的张说和现在的张说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呀,都是他自己。

这就是他想出来的。

【张说提议把宰相上午议事的“政事堂”改成“中书门下”。这是什么意思呢?原先宰相在政事堂讨论出的政策,需要到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盖上两个的印章。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之后,这里就从一个办公场所变成了一个行政场所,决策形成后可以盖章直接发布。】

【同时,中书门下设立了吏房、枢机房、户房、兵房、刑礼房。这五个机构和直属尚书省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形成了对应关系。这样,宰相可以插手吏户礼兵刑工的工作,尚书省就被慢慢架空了。】

【这个改革让宰相权力大增,同时也完善了宰相制度。】网?址?发?B?u?y?e?????u???ē?n???????5????????

张说越记越高兴,心里那些没有落在实地的想法在听天幕话的过程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他是春风得意了,宇文融是彻底不高兴了。

但张说不管他,他什么地位宇文融什么地位,一个快要被放逐的人,不配跟他讲话。

李隆基也很高兴。

经过天幕认可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就会有利于大唐的好改革。

【除了军事上还有政治上的改革,张说的在文化上的改革也是改到了李隆基的心坎里。】

李隆基搓搓手。

对啊没错,他把张说提上来看重的就会他文武兼具的这个特点啊。

开元之初文化贫瘠如荒漠,现在已经到了发展文化的时候了!

第50章 (视频) 那个“垃圾学士”,世人皆知

【如果说军事上的改革, 张说靠的是自己长年累月的观察。那么在政治上的改革,张说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了,但幸好政治改革的成果也是不错的。至于文化上的改革, 这就回到了张说最擅长的领域之上。别忘了,张说在那个年代,是一代文宗的存在。】

【在武则天时期, 以上官婉儿为领袖, 辅以大量的文学沙龙, 文坛氛围相当之活跃。但到了隆基时期, 政权更迭导致百废待兴的局面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民生,文化这快就被搁置了。】

【我们不能说这个时期的文人不多,多, 当然多, 但是这些文人大多是各自写各自的诗与文章,或者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小的团体。没有政府牵头,整个社会形成不了一种尚文的风气。张说看到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到了该发展文化的时候了。】

【于是张说给李隆基提了一个建议:由中央出面, 建立一个专门的文化机构。】

【李隆基不仅仅是个皇帝, 他还是一个才子, 是历代帝王之中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尽管我们没有背过他的诗,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身上是带着点文学气息在的。】

【他写的诗有很多, 比如《过老子庙》中:“仙居怀圣德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