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1 / 1)

李隆基也觉得张嘉贞的精力甚是充沛。

刚到门口他尚且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有了一个缓冲的时间,他全明白了。

张嘉贞这是因为自己贬职了,而张说升为首席宰相而心中不满呢。

对张说的宰相之位不满,那就是对他的安排不满了?

李隆基心里有几分不快,但并未表现出来。

他适时把话插进了张说和张嘉贞之间,也让这场正在酝酿之中的闹剧变成了彻底的默剧。

无论是心有挑衅之意的张说,还是愤愤不平的张嘉贞,此时在李隆基的面前,都安静如鸡。

【我们来简单说一下张嘉贞。张嘉贞,如何概括这一个宰相呢,“吏事强明,善于敷奏”,这是史料上对他的概括,精准且到位。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张嘉贞这个人,他十分能干,而且善于向皇帝汇报政事。】

[那是不是说明张嘉贞这宰相当的还行啊?]

[但是再怎么行也不如之前那两个了。]

[我觉得这话怎么看都不是像大夸特夸的感觉啊。]

[对对,前面就是我的嘴替,我就感觉怪怪的呢。]

[是啊,谁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啊……]

短暂的别扭之后,张嘉贞的注意力又被天幕给吸引了。

这毕竟是关乎于他的天幕,天幕上说,最开始先讲一讲张嘉贞,那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还是天幕的主角。

张嘉贞虽不满意自己没能单独出现在一个天幕之中,但对于这短暂的只讲他的部分,也是十分珍惜的。

“吏事强明,善于敷奏……”

听起来不错啊。

张嘉贞暗自高兴。

至于画面上飘过的那些评论。

什么“不如之前两个”、“不像大夸特夸”、“谁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啊”都被张嘉贞给自动忽略了。

听起来就是一家之言。

且这些人看起来没怎么读过史书的样子,人云亦云,可见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对。

至少他张嘉贞对这些言论是全盘否定的。

他张嘉贞第一个不认可。

而张说与张嘉贞的想法就大不一样了。

“不如之前两个。”

那确实,光是四大贤相,前面两个就占了最后两个位置,他张说尚且还得争一争呢,他张嘉贞算是什么,比不过之前两个是自然的。

“不像大夸特夸。”

哦呦,完蛋喽,天幕连最开始都不夸张嘉贞啊?

那张嘉贞可真不行啊,按照他张说摸出来的规律,不管最后是怎样猛烈的背刺,天幕最开始都会公正地将这人的功绩给一一罗列出来。

嘿嘿,张嘉贞他一条功绩都没有。

“谁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啊。”

没错啊,人家后人说得很对啊,只有没什么好夸的了,才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吧?

张嘉贞的政绩呢?当宰相每日要处理那么多的政事,他的政绩呢?

就是不如姚崇那样会办事儿,也总得像宋璟那样,正直如一,直言上谏,做到一个合格宰相应该做的规劝圣上吧?

啧,张嘉贞连上谏这条也不能让后人拿出来说道说道。

张说与张嘉贞的位置面对面,仅隔着一条过道。

因此张嘉贞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张说那饱含深意的眼神。

张说给过眼神之后摇了摇头。

真惨,将张嘉贞记录在史的人真惨。

怕是绞尽脑汁了吧?

此时正是饭点儿,众人都饿着肚子。

李隆基自己也饿着。

因此他招呼着百官不必拘束,边用膳,边看天幕。

张说到底是在王翰家中填了填肚子,此时肚子有个薄薄的底,还不算饿。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惬意抿了一口。

然后在众人含蓄伸筷子夹菜,为填饱肚子的事业奋斗之时,从袖中摸出厚厚一沓纸,还有笔。

然后“唰”地一声,把折在一起的纸给打开。

引得众人纷纷往这里看过来。

张说心满意足感受着万众瞩目的待遇,然后拿起笔,看了看天幕,奋笔疾书起来。

百官傻了。

“张公这是在作甚?”

“莫不是如之前一般,在记录天幕?”

“张公不饿吗?”

“唉,愧疚,张公心里想的皆是国事,吃饭时都不忘记录天幕,检讨自己。”

“张公甚至是连之前的笔记都随身带着。”

“张公实在是吾辈楷模。”

“和张公比起来,我在此大快朵颐,实在不该。”

有人真情实意在焦虑着,暗自伸手招呼着一旁候着的宫人。

“你过来,替我找纸笔来,悄悄送过来便可。”

虽说他的声音极小,出去一个宫人也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总有人发现了这角落里发生的一幕。

看着此人目光放在张说身上唉声叹气的模样,大约能猜到这宫人出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于是,几个有心眼的也纷纷把身边候着的宫人招来:“快,也给我找点纸笔过来,动作要快,手脚要轻。”

于是,接二连三,一部分手里多出了纸笔。

他们又在影响着另一批人。

于无声之间,大殿弥漫起了一股互卷的风气。

而等到李隆基将肚子填至三分饱,抬头看的时候,只见满座桌案上不是琳琅的食物,而是白花花的纸。

李隆基也是在前两场天幕下记过笔记之人,那些总结此时还在他的床头贴着呢。

他下意识往天幕所讲的主角,张嘉贞那里看去。

只见张嘉贞的桌子空荡荡,别说纸了,连毛笔上的毛都没有一根。

李隆基登时心生不悦。

看天幕的意思,这张嘉贞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怎能不拿笔记录一下时时自省?

接着他把目光投以张说的案上。

厚厚一沓,白纸黑字。

很好,这才是一个好宰相应有的样子。

李隆基又扫了一眼宋璟。

宋璟也是互卷风波之中的一员,他专心致志看着天幕,一丝不苟在记录着什么。

不错。

李隆基龙很满意自己看到的。

接着他也招人拿来纸笔,准备做笔记。

全场深陷迷茫的只有张嘉贞。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办?

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拿纸笔,在记什么?

【“吏事强明,善于敷奏”,这样的评价的确不错,但是对一个首席宰相来说,还是太低了点。无论是做事,还是上奏,这些都是一个官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而作为一个宰相,更重要的是要有着极佳的大局观,宏观把控着整个政局,给皇帝提供纲领性的建议。】

【就像开元之初姚崇做的那样,他提出的“十要事说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