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1 / 1)

猜李隆基的心思。姚崇先是直奔主题,说,这洛阳该去呀,怎么不该去呢?接着把李隆基心系百姓的事情单拎出来,拍了拍马屁:“陛下您去洛阳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呀。这洛阳为什么不能去呢?”然后,姚崇又说了:“况且这太庙是好几百年之前建造的,柱子被侵蚀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况且您去洛阳是为了百姓,做为百姓的利民事情如何能遭天谴,上天奖励陛下都来不及呢。”姚崇这是从两个方面,直接把李隆基最大的顾虑给解决了。】

【最后姚崇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现如今长安的百官都收拾好了准备去洛阳,宫人们将陛下的奏折与常用物品也打包齐全,洛阳那里为了迎接陛下也做了许多的准备,陛下如果不去,是让所有人的心思都白费了。陛下如果实在担心太庙,可以心腹留守,监督维修。这样太庙的修缮工作和“走食”就都不耽误了。】

[牛啊,跟着姚崇,学会与上司的对话艺术。]

[姚崇是实打实的务实派啊。]

[哦对了,他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我差点忘了。]

[对,治理蝗灾只有他不怕遭天谴。]

[唉,宋璟用来劝谏还是很好的,就是能力差点。]

张说脑袋又凑到姚崇的面前,依旧是欠嗖嗖的模样:“姚公也教教我,教教我说话的艺术。”

姚崇有心膈应张说,上下扫视张说一眼:“这大约是天赋吧。”

言外之意,你资质愚钝,学了也是白搭。

【作者有话要说】

捂着我的腰子送上万皇后,明天还是六贵妃吧……我蠢蠢欲动的日万心总是跟我虚弱的腰间盘有冲突(抹泪)

第41章 (视频+后续) 我替你看看盛世长安,究竟是何繁华模样。

李隆基因天幕所说的“走食”一事, 想起了姚崇的好来。

诚如天幕所说,姚崇这个人非常会说话,可以说是就目前来看, 他那么多大臣之中,也只有姚崇说话最合他的心意。

他最会掌握君臣之间的分寸好距离,多一尺疏远, 近一尺又过于谄媚。

可惜啊, 他的性格不适合长久为相。

李隆基往姚崇的方向看去。

这次天幕, 姚崇也来参加了。

天幕的话将李隆基的回忆拉回了姚崇还执紫微令为宰相的时候。

那时的姚崇严重颇有意气, 一心想与他携手开创君明臣贤的开阔□□面。

可眼睛里看到的姚崇却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他本笔直的背佝偻了不少,头发胡子也全花白了。

许是因为担任闲散文官的缘故,他的眼睛里更多的不是进取, 而是守成。

整个人身上更多的, 是祥和的气质。

此时此刻,李隆基清楚地认识到,姚崇他老了。

李隆基转眸又看向宋璟。

宋璟还能当宰相吗?

答案是能的。

但他却不再适合当那个执掌紫微令的首席宰相了。

性格刚直,却能力不足, 可当一时之相,却不能长久为相。

李隆基看着天幕, 心里不免有些怅惘。

宋璟退去首席宰相的位置之后, 把谁塞到这个位置最为合适呢?

天幕呢, 天幕来说几句话啊, 刚刚背刺的那么欢乐, 现在怎么当了哑巴。

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 该说的事情拼死拼活掖着藏着。

下一任宰相究竟是谁?

他做的怎么样啊?

【如果我们将唐玄宗李隆基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划分为三个时期的话, 那有姚崇和宋璟辅佐的这个时期, 可以称为第一个时期。随着姚崇和宋璟双双下台, 这个锐意进取的开元初期,也算是拉下了帷幕。他们虽然不再任宰相,但他们的功绩却影响到了历史的进程,被史册永远记录下来了。在此之后,我们很难再看到这样一个君臣一心,为开创盛世这一个目标而齐心协力奋斗的画面了。】

李隆基心里一个咯噔。

天幕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说下一任宰相是谁,不说就是了。

怎么还扯上了时代的落幕和很难再看到这样的画面。

姚崇和宋璟这两个宰相当然值得称赞,但天幕不是也说了吗,他们各有各的缺点,他李隆基找宰相,难不成还会越找越差?

什么叫“很难看到君臣一心,齐心协力努力奋斗的画面”?

为什么难看到。

他李隆基不是脚踩路上始终在奋斗吗?

他在砥砺前行啊?

天幕能不能张开眼睛看一看?

【宋璟是个好宰相吗?答案是肯定的,论宋璟的政治品格,无论是当世满朝文武,还是跨越时空一直追溯到现在,那样一心为公的纯净之心绝无仅有,很难找到第二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很难抛弃自己的利益。相对于姚崇而言,宋璟的能力差那么一截,但这绝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只是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在首席宰相的位置,管理整个庞大的国家政事。所以综合总结下来,宋璟他也在唐朝四大贤相之列。】

[四大贤相,上个视频好像提到了,我忘记了。]

[我回去看一眼。]

视频的观众在往回翻上一个视频,天幕下,宣政殿前的众人也在哗啦啦翻着自己的笔记。

张说也将自己满满当当的笔记翻的哗啦啦。

这笔记多且详细,有批注、有感悟、有反思,张说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

还有一种心安。

一种认真学习的心安。

姚崇看张说在一旁翻着笔记,目不斜视,出言道:“唐朝四大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张公可是在翻这个?”

张说乐颠颠:“对对,我就是在翻这个。”

姚崇说话的功夫,张说的手也翻到了那里。

让他看看,还有谁能走上那个宰相的位置,让他从这个天幕的字里行间,窥得一线天机!

他张说,睿智。

张说用手指着重复一遍:“姚崇,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

姚崇,上一任宰相,已经下台了。

宋璟,下一任宰相,估计要不了多久,也要下台了。

可这房玄龄、杜如晦,是太宗的宰相啊……

张说人傻了。

他这哪里是窥得一线天机,他这是在翻历史吧?

后面的人呢?

在宋璟后面的人呢?

他有些想当然了,默认为四大贤相是在陛下统治时期的宰相。

原来是整个唐朝的宰相。

房玄龄、杜如晦当列在这四大贤相之中,这个张说当然是承认的。

但是怎么姚崇和宋璟也双双都被后人列在其中啊?

这评定的标准是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