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她没有选择坐车回到首都。
是楚河来接的。
熟悉的小汽车,又从村口进来,直接停在赵家门口。
小东小西的塞满了车子。
这回,来看热闹的人依旧不少。
他们围在赵家附近,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着。
“瞧,这娶了个金娃娃又如何?人考上大学去了首都,还能回来吗?”
“可不是嘛~”
“赵家老三,字都不认得几个,跟乔锦欢都聊不到一块儿去。等乔锦欢去城里,见多了好男人,还会再看上他?”
“早知道赵铁柱家就不该让乔锦欢报名。你看看我儿媳妇儿,现在还不是乖乖在家里教我金孙儿。”
“就是就是。女娃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一群人聊得声儿挺小,又隔得远,赵家人是听不着的。
但这话,也不是头一次了。
自打乔锦欢的录取通知书送来,赵家人就没少听到这样的议论。
甚至还有老婶子给赵母出主意,让她把乔锦欢的录取通知书给烧了,免得让人跑了。
赵母听完嗤之以鼻。
这种断子绝孙的恶毒事,赵母可做不出来。
她还跟人怼了两句。
不过眼下,那些人也不重要。
赵母笑吟吟的拉着乔锦欢,叮嘱道:“我家老三就交给你了,有什么事儿给家里来个信啊,我们都在这边等你……”
转头,她又叮嘱起赵山川,“出去之后,什么事儿多听听锦欢和你岳父家的建议,你别乱来……”
这锦欢和老三岳父,那都是有文化有本事的。
赵山川刚出去,啥也不懂,要多听多看多学!
从前说起让赵山川去首都,赵母心头是高兴得飞起。
然而真到走的这一天,赵母心头却又百般不是滋味,一种“远嫁闺女”的心情突然在她心头浮现。
仔细一想可不是吗?
赵山川这一走,那就是去投奔岳家,短时间内回不来。
这跟她嫁出去的大女儿的处境有什么区别?
哦~
还是有!
她大女儿就在村里,隔三差五还能见个面。
赵山川倒好,去了首都,天高路远的,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见几面呢!
想到这,赵母心头一阵不舍,又忍不住唠叨两句。
赵山川心头也满是忐忑。
这一说,好似要说个没完了。
楚河看了看时间,轻咳一声,“该走了,不然进省得晚点。”
“老嫂子你也不用担心,你家老三的事,乔哥早安排妥了。我知道你舍不得,但也不能拦着孩子奔前程不是?”
短短几句话,就给这场离别收了尾。
乔锦欢拉开车门进去,在众目睽睽之下,赵山川也坐了进去。
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
小汽车“呜呜呜”的驶出村口,赵母瞅着那都看不见影子的汽车,顿时红了眼。
另外几个赵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爸,你劝劝妈去?
——你咋不去?
——我说不来话啊!
——让你媳妇儿劝去。
赵山河:……
行吧。
他又默默给自家媳妇儿使了个眼色。
赵嫂子原本心情也有些沉重。
虽然只接触不到三个月,但乔锦欢这弟媳她也喜欢得很。
出手大方,说话又好听,还能帮自己办事儿……
这一走,自己连个说点贴心话的人都没了。
想着,赵嫂子就见赵山河对自己挤眉弄眼的,还一个劲儿看赵母。
她才回过神来,不禁轻笑一声,连忙拉住赵母的手。
“妈,您该高兴啊。三弟这一去那可就是首都人了。等以后在首都混出头,还能把您跟爸接到首都去享清福嘞……”
第497章 :恩将仇报的知青16
“再说,妈,您看,李婶儿她们都在看您呢。”
赵嫂子又小声说。
该说不说,赵嫂子跟赵母这两年婆媳也不是白做的。
短短几句话,瞬间激起赵母斗志。
赵母眼泪一收,下巴一抬,“你说得对。等老三以后混出头了,就把咱们一家都接进首都去!”
这话一出,围观群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有个脾气稍稍火爆的老婶子当即就问道:“赵铁柱家的,你家老三也要跟去首都?”
“对啊。”
赵母得意的笑起来,“说起来,还要多谢我亲家。”
“锦欢这不是考到首都去了吗?我亲家说他们小两口才结婚,不好分开,就给我家老三弄了个介绍信,把他接到首都去干活儿。”
“连工作都安排好了。当工人,一个月工资三十七块五。等多做几年,能涨到七八十呢。”
这话当然都是吹的。
因为乔父压根还没给赵山川安排工作,他要先见到人再说。
但这并不妨碍赵母吹牛。
也不妨碍这群并不知道真相的围观群众,心里泛酸。
老天爷啊!
这赵山川怎么那么好命?
有个好媳妇不说,居然还有个能给他弄到工作的好岳父。
奶奶的,不公平!
听说县城里工人一个月都才十几块,他刚出去都有三十七块五。
这赵铁柱家,是真发了啊!
他们先头还说错了。
乔锦欢哪里是金娃娃?
分明就是摇钱树!
要早知道这些事儿,他们指定不可能让赵山川把人娶进门!
一群围观群众,是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
赵母瞅着他们的表情,神情更加得意,双手叉腰的站在大门口大声道:“哎呀,也就是我家老三眼光好,对锦欢一心一意,才能打动锦欢。”
“我家锦欢,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那叫什么……书香世家,哎,他们一家子都是文化人……”
赵母说得口沫横飞。
围观群众酸得眼神里都带着股幽怨劲儿,一个个连忙告辞。
“这就走了?我还没说完呢?”
赵母嚷嚷着。
还是赵嫂子忍着笑把她给劝回屋的。
再说下去,他们家真要引发众怒了!
那头,小汽车一路直奔首都,天擦黑便在中途的一个省里歇下。
赶了一阵路,才总算进城。
首都这四四方方的地儿,胡同巷子里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跟村子里的氛围完全不一样。
村里罕见的二八大杠,锁在道路两侧,给人一种家家户户都有的感觉。
来往的小汽车也不少。
陈旧的四合院,和新修起来的楼房错落交叉,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城市风格。
赵山川捏紧了乔锦欢的手。
他的掌心里冒着汗。
他的目光中,有难掩的激动,也有几分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