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1 / 2)

<h1>重逢</h1>

前太子秦璋已死, 即使他日后生出其他心思, 想要借自己原本的名头也不大容易了。不过, 秦珣自认为对秦璋还有几分了解, 这个接到圣旨后心甘情愿赴死毫无怨言的先太子, 死而复生, 又有妻儿在侧, 想来不会再生出其他的心思。

秦璋笑笑:“这我知道,无论如何,都要谢谢你。”

他已经做了必死的准备, 当时放不下的唯有孕妻。如今妻儿尚好,一家团圆,他此生再无遗憾。

秦珣轻轻颔首, 面带歉然之色:“我能做的, 也只有这些了。母后已经下葬,你们想祭奠的话, 在家里设个牌位即可, 不要到坟前去了, 以免惹不必要的麻烦。”

“嗯。”秦璋点头, 面带怅然之色。

母后为了他能顺利继位, 给父皇下药,让父皇再不能生育。父皇得知真相, 赐死母后,迁怒旁人。他受母亲牵连, 沦落到今日这般境地, 却不能怪自己的生母。毕竟她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他也不能恨自己的父亲。那是天子,是君父,他怨恨不得。

命定如此,他怪不了任何人。

秦珣顿了一顿,目光从两人身上扫过:“不知你们将来是什么打算?”

丁如玉抬头看向丈夫。现在他们活着,很好,可以后呢?一无所有,将来如何立足于世,如何养育儿女?她垂眸,看了看自己隆起的腹部,一声轻叹。

秦璋知道妻子的焦虑,握了握妻子的肩头,温声道:“等孩子出世以后,我想离开京城。小时候学了几门手艺,成不了大家,做个匠人还是可以的。实在不行,还能做个教书先生。”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笑了笑:“差点忘了,方才我在雕一样东西。哪儿去了?”

丁如玉愣了愣,也四下寻找。她指着地上一物:“是这个?”

秦璋眼睛一亮:“正是。”他弯腰捡了起来,一脸遗憾:“可惜,竟然摔坏了。”

丁如玉见那是一个木雕,已经摔成了两截。木雕看着有些眼熟,定睛细看,雕的正是她自己的模样。她心里一酸,泪水弥漫了眼眶,轻声道:“没关系,坏了也没关系。我人都在这里,还要木雕做什么?”

她心里猜想,多半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死,所以借木雕来寄托相思之情。

虽然现在荣华富贵、权势名利都没有了,但是他好好的在自己身边,她已经很知足了。

秦璋伸手揽了她:“你说的是,咱们在一起就好,很好很好了。”

比起一家人共赴黄泉,现下的生活已然是意外之喜了。

秦珣见他们夫妻团聚,相依相偎,不免心情复杂。他默默瞧了一会儿,方轻咳一声:“远离京城的是非场,平平安安过下半生,未尝不好。”

“是。”秦璋点头,提起陶家,面带赧然之色,“陶家……”

陶家上下真的就要丧命了么?

秦珣瞧了他一眼,正色道:“当年的旧事,陶家出力不少,如何发落,先帝自有旨意。一切按先帝旨意即可。”

秦璋轻叹一声,终是缓缓点头。

扫了丁如玉一眼,秦珣轻声道:“皇嫂如今有孕在身,不宜颠簸。皇兄说等侄儿降世再离京,我觉得挺好。只是你们身边没人照应也不行。皇嫂在晋王府时,伺候你的丫鬟,可还满意?”

丁如玉一怔,想到那个满面寒霜的秋霜姑娘,心里打了个突,没有回答。

“既然皇嫂满意,我那就先把她留给皇嫂了。”秦珣不等她回答,自己就做了决定。他续道:“这边人手少,改日我再挑一些过来。”

“太麻烦了吧?”秦璋笑着摇头,“难道抛却皇室子弟,我连妻儿都养活不了?”

秦珣瞧了他一眼:“话不是这么说的,皇嫂有孕在身,现在不比往日。”

给他们身边留点人,一则是照料,二则也能预防一些事件的发生。

秦璋眼神闪了闪,他心念微动,也想到了这些,就没再反对。

送他们夫妻团聚,秦珣很快离开了此地,只留下了一些人手。

他继位不久,事情多,没功夫在这里滞留太久。

先帝生前连下数道圣旨、废后、废太子、清算陶家,又立了秦珣为太子。及至秦珣登基,支持者有,暗地里反对的也有不少。

前太子妃丁如玉的祖父丁赞一是当世大儒。坊间传言,天下学子,泰半是丁家门生。朝中部分官员将丁老爷子视作恩师。秦璋夫妇出事,先帝驾崩,丁赞一卧病在床。丁家门生中不乏极有风骨的,对新帝就有了诸多不满。明着不敢反对,暗地里不免使些绊子,被秦珣收拾了一通,才安分了。

不过秦珣以太子之位登基,名正言顺,且继位后纳言求治,勤政爱民,亦有不少支持者。

丁赞一生命垂危之际,上书请求面见皇帝。秦珣干脆亲去探病。

这个曾著书立说的老人,艰难地睁开眼睛,向年轻的帝王请罪:“老臣有罪……没约束好……给皇上添麻烦了。”

他很清楚,作为正儿八经的前太.子.党,太子被废后,他们丁家仍好端端的,并未受损,是因为遇上了一个堪称宽厚仁善的皇帝。他内心很感激。

秦珣轻轻笑了笑:“不麻烦。丁老先生是长辈,朕来探望是应该的。老先生好好养病,朕还等着让你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呢。”

丁赞一咳嗽数声:“老臣是看不到了,不知道犬子玉阶和玉行能不能看到那一日?”

秦珣点头:“自然。”想了想,他又补充道:“不止是令郎,贵府的孙少爷,想来也能看到。”

听闻此言,丁赞一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放下心来,干瘦的脸上也有了笑意。他在床榻上行了大礼:“多谢皇上恩典。”他强打起精神:“老臣还有一物,想要献给皇上。”

“哦?”

丁赞一轻声道:“呈上来!”

他话音刚落,其长子丁玉阶便捧着一摞书册上前。

“这是……”秦珣诧异。

丁赞一眼中闪过一丝得色:“这是老臣耗费数年心血编纂而成,没什么大用,给皇上解闷儿的。”

他本是想等太子秦璋继位后,将这些献上去的。可惜秦璋已经不在人世了,继位的是秦珣。他听说过新帝继位后的一些举措,认为其将来未必不能成为好皇帝。那这书便献于他吧。

秦珣还未进上书房读书时,就听说过丁赞一的名头。丁赞一耗费数年心血编成的书,怎么会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没什么大用”?

秦珣垂眸:“好,朕收下了。”他自丁玉阶手上接过书。

丁赞一又道:“此书还未命名,老臣斗胆,可否请皇上用改元之后的年号为它命名?”

秦珣瞧了他一眼,有些意外。老爷子像是要给他添功绩?秦珣摇了摇头:“年号未定,朕以为以丁老爷子的号命名,就挺好。朕不想掠美。”

丁赞一轻“啊”了一声,有些许失望。他咳嗽数声,脸色灰白。

秦珣心下一叹,缓步到丁赞一身边,轻声道:“丁老爷子想看到的河清海晏,丁家的子孙会看到。丁老爷子的曾外孙,也能看到。”

他复又提高了声音:“丁老爷子好生养病,朕先行回宫了。”

秦珣命人摆驾离去,而丁赞一,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来。皇帝说,他的曾外孙能看到。他只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里又只有长子膝下有两个女儿,且长女早夭,次女丁如玉嫁给了前太子,出事时,正怀着身孕。

皇帝的意思,莫非是说,阿玉还活着?

丁赞一又惊又喜,他拽了儿子的手:“阿,阿……”,但最终,他只叹了口气:“莫跟那位作对。”他指了指天,又道:“我死之后,你运我的尸骨回乡,就不要再进京了……”

皇帝不坏,但他们一家身份着实尴尬。

丁玉阶含泪点头应下。

弘启十七年的十月,丁赞一在京城去世。他去世之前,将自己后半辈子的心血《玉山集》呈献给了新帝。作为坚定不移的太.子.党,他临终投诚,教秦珣的一些反对者意外而无力。

朝堂渐渐安稳,民间偶尔有胆大的,议论新帝的皇位来路不正,甚至有人含沙射影,说秦珣弑父杀兄,阴谋上位。

这些说法,秦珩竟然也听到了。对此,她是不信的。

她自八月起开始学着写话本子。她的第一个话本子,是她自己最熟悉的,宫廷故事。背景虚构,主人公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到一代明君。她以秦氏的一位先祖为原型,添了些玄幻色彩。中间穿插着破案、爱情、争权、阴谋……

因为是熟悉的事情,她写起来格外得心应手,到九月初,已经写了数万字。

后来父皇驾崩,宫中出了不少事,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心里烦乱,将此事搁了下来。

还是九月中,高光宗又提起此事,问她写的怎么样了。她才又拿起笔,将这个故事写完。

修修改改,待真正写完已是十月中旬。秦珩查看再三,确定无差错,才拿给高光宗看,并托他帮忙刊印。

高光宗接过手稿,愣了愣:“你自己写的?”

秦珩点头:“当然。”

“我先看看,要是不行,就不用去书局了,省得麻烦。”高光宗轻哼一声。

“嗯,那高大哥先看看有什么不妥。”秦珩也有点紧张。她以前看话本子,除了少年时期跟着皇兄看的太.祖故事,后来在太平县看到的,都是小姐书生后花园之类的。她写这样的,也不知书局肯不肯收。

本朝除了官府编书的书局,亦有一些民间书商所开的书局。秦珩自然不敢求官府刊印,她只想着哪个书商愿不愿意刊印她的话本子。

高光宗拿了手稿细细翻阅,他初时以为乡下来的小娘子,写的多半是情爱故事,怀春少女写的玩意儿。但是他看了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竟然写的还挺有意思……

是夜,高光宗挑灯翻阅。看完一遍后,他想了想,又从头看起。他心里觉得奇怪,他不是没看过更精彩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似乎有哪里和其他的不一样。

到第二遍看时,他终于明白了,小杨氏笔下的食品、衣物、建筑、礼节……生动具体,不像是凭空想象,倒像是她自己曾经亲历一般。

他摇摇头,心想,自己真是糊涂了。小杨氏乡下来的丫头,没见过世面,她不是凭空想象,又是什么?

次日清晨,高光宗对秦珩道:“嗯,我今日拿去书局,给你问问。人家要是不愿意出,你可别哭鼻子使性子。”

秦珩失笑:“怎么会?”如果真出不了,那是她写的不好,再写就是了,哪里值得哭鼻子使性子?

高光宗轻哼一声:“但愿如此。”

最新小说: 真心游戏[微恐h] 员工手册上没写这条!(霸总 H 1v1) 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华娱:女明星们都到我身上挖宝藏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剑啸灵霄 双面娇妻 复仇撒旦重生妻 爹爹的内卷日常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