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动不动就跪,钦差和叶算师都不是那种傲慢的人。”绾娘劝道。
李子木这才站了起来。
“大人,金陵城外的那条岔河用处大您是知道的吧!”李子木看向十二爷。
十二爷点头。
肯定知道的,金陵城外的那条河一来解决了城外农田用水的问题。
二来对金陵城也是一个保护,是除了大江之外的另一个保障。
十二爷知道,即使米亦宁再贪,他也不敢在那条河堤坝的修建上偷工减料。
因为那条河的南岸住的江南有名的勋贵之家……
“那条河的堤坝我去看过,修的还算牢固,决堤……应该是不可能的!”十二爷摇头。
即使是二十二年十月金陵连下了十天的大雨,那里的堤坝也没有问题,十二爷很确定。
李子木摇了摇头,四下看了看。
“大人,有纸和笔吗?我画给您看。”
十二爷指指厢房的书案。
很快,一行人立刻往书房那边去了。
李子木随手拿了只毛笔,蘸了磨,就在书案上铺着的宣纸上画了起来。
“大人,您看,这里是岔河,这个口子是通到大江的。
以前别人说金陵是福地,不会有涝灾,都是因为这条河。
再多的水都会从这里流到江里。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条河已经不是以前的河了。
大人,我这样说您能理解吗?
这是一个杯子,本来可以装这么多水的,但是要是有人在杯底放了很多的砂石包呢?
是不是把河床抬高了?
河床抬高之后,还能像以前那样装的下那么多的水吗?
另外,我们再看这个口子,这是岔河的水往江里排的最重要的口子。
要是这个口子下面也被东西堵住了,把那个口子下面的河床抬高了,那排到江里的水还能那么快排进去吗?
要是不能及时排出去是不是会造成岔河水位上涨?
再或者说,万一江水明年突然暴涨,把这个排水口周边的堤坝给冲塌了,造成江水倒灌。
那挨着岔河的金陵城会有什么后果呢!”李子木把书案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用上了。
十二爷和叶辞书越听脸色越凝重。
按照李子木的说法,那金陵城的确有被淹的那天……
“江水倒灌?你确定?”十二爷还是不信。
李子木深吸一口气。
“大人,金陵在大江的下游,因为江水的冲刷才形成了江南这片鱼米之地。
下游的水有多少,取决于上游的水有多少。
金陵段江水的多少也是取决于上游往下游的水有多少。
据小的所知,上游已经连着两年江水干枯,连带着金陵水段的水位也不高。
但老人都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水。
上游的不少老人都预测到明年开春后,借着春汛的机会,上游将会有大水。
上游水位高了,势必会把下游的水位一起拉高。
当水位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本江边的那些堤坝能承受住吗?
一旦堤坝决口,江水将倒灌进岔河。
而岔河因为河床抬高,已经吃不下那么多的江水。
那时候……金陵城还保得住吗?”李子木认真说道。
十二爷不说话了,一直看着李子木在宣纸上画的图。
叶辞书也不说话。
长江水倒灌,金陵城的确会不保,金陵城不保,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些事情……你为什么没有跟河道衙门那里汇报?”十二爷突然问道。
李子木苦笑一声。
“大人,我是被赶出河道衙门的,哪还有脸回去啊!
即使回去了,我说的话有谁能听啊!”
十二爷和叶辞书都从李子木的话中听出了无奈。
河道衙门容不下他!
“那你怎么会现在才来找本官呢!
本官到了金陵已经半月有余,在春不晚也住过,金陵城的人都知道本官住在宁王府的山水苑。
你为何拖到今日才来呢!”十二爷问道。
“小的……不敢!
一直到林记木材行的那位东家被抓了,小的心里才有了一丝希望。
也许,钦差大人会是第二个乌大人!”李子木缓缓说道。
第299章 第二份诏书
李子木在说到乌大人的时候,再次端着茶水进屋的寒酥的手抖了一下。
她愣了一会儿,然后才默默的给屋里的各人都端上了一杯茶。
十二爷愣了一下,后来叶辞书小声解释了一下,他才明白,原来这个李子木和乌青云还有这么一段过往,他是乌青云推荐去的河道衙门。
是啊,十二爷差点忘了,乌青云曾在金陵任职过……
十二爷和叶辞书明白李子木的意思。
他不知道这次来的钦差是什么样的人,万一来的人和米亦宁一样,都是贪腐之人或者是一丘之貉怎么办?
所以,李子木一直在等。
一直到林记木材行的东家被抓,李子木才看到了希望。
十二爷心里有点纠结,现在正是查河道衙门的时候,金陵城外的岔河又急需重新修整。
工程巨大,只有河道衙门能干这事情。
那是不是会让米亦宁有了喘息的机会呢!
“你觉得什么时候动工合适?”十二爷看向李子木。
“半个月内动工最合适,最近水枯,适合河道的清淤。
另外,江水那边水位低,也适合清理附近的河床,修整那里的堤坝。”李子木立刻说道。
“按照你的估算,这两项工程需要多少银子?”十二爷继续问道。
“十万两足够!
大人,十万两真的不多,此次之后,至少可保十年。
因为只要隔几年清淤一次,加固一下堤坝即可。
这收益的可是两岸的百姓啊!”李子木以为十二爷觉得花费大,赶忙解释了一下。
十二爷摆了摆手。
他不是觉得花费大,相反,他觉得花费有点低。
工部每年明面上拨给江南河道的银子有百万两之多,这还不包括工部从别的地方挪用过来的。
十万两可保金陵十年免除水患,一点都不贵。
“你住在哪里?”十二爷问道。
“金陵城外李家村。”李子木忙说道。
“你先回去等信吧!三日后我会给你具体的答复。”十二爷说道。
李子木立刻应了下来。
就在李子木要退出去的时候,叶辞书突然叫住了他。
“等一下!”
“小姐请说!”李子木立刻停了下来。
叶辞书看着李子木,想了想才说道,“你是修河建桥的能人,应该认识不少这方面的匠人吧!
你能推荐一两个这方面的老把式吧!”
李子木想都不想就说道。
“能!李家村人在农闲时都靠修河建桥为生。
村里年龄最大的那几个老人个个都是老把式。”
“那他们敢说真话吗?”叶辞书继续问道。
“敢!”李子木大声说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