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穿越当县令 > 分卷阅读487

分卷阅读487(1 / 1)

种的地方也不多。

多数山地的土质并不肥沃,所以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白大人跟纪楚相聚,也并非吃酒耍乐,而是商议如何改进当地的情况。

说起来,其实也是两件事,一个化肥,一个培育种子。

培育种子不用说,多培育上好果树,茶树等等,销量自不用讲。

而化肥不同。

纪楚说的是化肥,并非农家肥。

化肥那是化学原料所制,纪楚的意思是,可以找当地工业作坊园合作,摸索一下化肥的制法。

只有化肥,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利器,同时也能改善当地的土壤问题。

这还说起来,那就滔滔不绝了。

连着好几日,滇州府的官员来了一波又一波。

纪楚知无不言,占城稻的事肯定也讲了,让他们好好搜寻这个产量极高的稻种。

这些事情,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跟积累。

更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必然要靠当地官员,更要靠当地百姓。

但只要有目标,有这份心,早晚会达成心愿。

滇州府的人走了之后,纪楚跟李师爷也没闲着。

因为薛明成又来了。

这次过来,自然还因为市舶司的事。

如今海上贸易逐渐增加,皇上自然让信得过的薛明成过去处理。

去是要去的。

但薛明成也要同纪楚商议,海上贸易到底要怎么建。

还有周边不安分的小国,又要怎么处理等等。

虽说以后各自到任地之后,大家还会经常书信往来,但哪有现在说得畅快。

所以纪楚这看似在休息,实际上公务也没停过。

要说海上贸易,平临国已经堪称碾压,每年大批货物运出去,再拉回木材香料矿石等物。

当地海军由当年的廖存锐廖知州,也是如今是海上常备军廖将军去管。

所以当地海上力量绝对不能忽视。

纪楚的意思就是,让薛明成多拨款,不能因为现在没有危险,就不发展武备。

再有就是玉米,土豆,番薯这三样东西。

他们平临国真的很需要啊。

弄来土豆,直接送到滇州府那是最好的,当然土豆的种植没那样简单,还慢慢摸索。

总之这话聊起来,更是没完没了。

还有当地造船业的发展,也需要厉害人物去管。

这点薛明成直接道:“应该会派景大人前往,他稳重细致,最适合不过。”

说起景大人,以前在曲夏州的时候,那是能躲就躲,什么事都不管。

自从换了性子之后,皇上愈发重用,说他稳重,更是谨慎,而且办事能力还强。

不出意外的话,跟薛明成一起去沿海开造船厂。

这活确实辛苦,却也是只有心腹之人才能做的。

那景大人自然也要过来商议。

七月下旬,驿馆当中,也就属纪楚这边最为忙碌。

不过纪楚每次来京城,基本住驿馆,自然是不太妥当的。

可别忘了,要不来几年,他就会被封侯。

封侯不止名头好听,该有宅院田地庄户,全都会赏赐下来。

听说礼部已经在着手准备。

估计下次再来京城,就有地方可住了?

除此之外,老家的宅子倒是已经定下,大哥大嫂他们还去看了看,写信过来说,从未见过那么大的宅子,以后一家子住里面,肯定很宽敞,孩子们已经等不及了。

确实,他家人口也多,现在的老宅是有些小。

不过纪楚觉得,这驿馆也有驿馆的好处,不用接待太多人,其实也挺好的。

毕竟来的人太多,他实在有点头疼。

好在马上就要离京,不至于接待太过离谱的同僚。

倒是几个新科进士,找他聊了许久。

说起来,这些进士跟纪楚年纪相差并不大,状元今年二十九,只比纪楚小六岁,完全是同龄人。

他们的问题也很多。

好在纪楚接触的东西多,也能回答一二。

只是越聊,他们对纪楚的敬佩就越深,恨不得直接收拾行装,跟他一起去昌河州开荒。

纪楚听着笑:“去哪里开荒都是开荒。”

“平临国很大,需要建设的地方,也不止这一处,无论去哪都能有所成就。”

没有哪个地方是尽善尽美的。

只要愿意,肯定能为当地百姓做出贡献。

说完这些话没几日,纪楚跟李师爷等人,便从京城离开的。

跟着纪楚的众人,其中纽海最是感慨。

毕竟其他官吏都是平临国的人。

只有纽海不一样。

不过他对平临国的看法是:“太复杂了,如果我在这,绝对斗不过他们。”

“但这里也有很多好人。”

更有愿意为百姓请命的人,这让纽海平临国的书籍很感兴趣。

为此,纪楚还专门从京城买了不少书回去,各家经典购置了许多。

农业工业要发展,最基础的文化知识同样不能少啊。

这一路再回昌河州,其实不用那样着急。

可大家还是不敢耽搁。

毕竟如今的昌河州,人可太多了。

留在昌河州的晁同知人有点麻。

刚开始那会,其实还好些,无非是零零散散逃荒逃难过来的百姓,按部就班安置即可的。

但等到六月七月,内地的百姓,乌泱乌泱的过来。

最多的一日,直接来了三四万人!

三四万啊!

编成军队,都能打仗了!

好在昌河州地方更是真的大,能定居的地方也多。

当然,最好的地方,肯定被最先过来的人给占了。

可逃荒过来的百姓们也不介意,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即可。

这些逃荒百姓到昌河州时,正是这里的好季节,天气不冷不热,风清气爽。

大片大片的荒地,让不少人极为心安。

胆子再大点的,甚至直接跑到岐州,那边的荒地更多啊。

别说容纳他们几万人,再来几万,都不是问题。

事实也确实如此。

纪楚收到晁同知的信件,还跟李师爷他们说:“咱们离开那会,昌河州差不多三十八万人。”

“现在已经有四十六万了。”

其实现在的人数依旧很少。

整整一个州,还不如内地一个县的人口多。

这看似夸张,可看看地理环境就明白了。

可对比之前的人数,已经增加了八万多。

昌河州如此,岐州这由二十六万人,也增长到三十万。

粗略地算一下,从内地逃荒到东北的,已经有十二万百姓。

而纪楚他们一路回去,路上碰到不少还在路上的灾民。

他们走得虽然晚,但心意最坚定。

众人看到纪大人的时候,还非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