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穿越当县令 > 分卷阅读402

分卷阅读402(1 / 1)

因为你。”

这说的,自然是妇科圣手跟儿科神医,抽空写出来的书。

其实她们两个,早就应该回京城复命了。

但因为这书,所以多留了很久。

陶乐薇忍不住帮相公说话:“别说编书了,就连写字,都是我相公教的。”

还有这回事?

两位嬷嬷都不知道。

毕竟以乐薇的笔力,看得出来教得好,写得也好。

这些事就不说了。

反正陶乐薇现在已经准备出发。

信里相公问她的想法,她也算有个由头了。

这还用问吗,她肯定会去的,带着女儿绵绵一起。

对于这个决定,纪家众人并不意外,这是迟早的事。

若不是去年绵绵出生,乐薇肯定会同去的。

只是没想到,纪家爹娘一听,笑道:“好啊,正好你兄嫂要去操持振儿的婚事,你们同行,那是最好不过的。”

大哥大嫂也要去昌河州?

之前没听他们说过啊。

纪大嫂笑着道:“振儿婚事,又在那么远,我们肯定要过去的,省得他们再跑回来。”

“他们在那边做大事,还是我们过去吧。”

“现在有新的链条车,平临国很多地方还修了水泥路,应该不难的。”

“正好送你过去,咱们一家一起,绵绵也没那么受罪。”

乐薇听到这,哪能不明白兄嫂的意思。

振儿的婚事是要紧,但那昌河州实在太远,托付给他四叔办即可。

毕竟相公的身份跟官职都很合适。

谁也不会说丢了体面。

但看到相公信上,询问她要不要去昌河州。

见她十分想去。

公婆兄嫂便下了决心,让兄嫂送她跟绵绵过去。

她何其有幸遇到这样的家人。

大哥大嫂还道:“振儿的婚事,我们肯定要去,乐薇不要多想。”

“我们也多年未见他了,实在是想念,正好去看看。”

“我们还没走过那么远的路呢,正好逛逛咱们平临国。”

“是啊弟妹,有我跟你二哥在,肯定会照顾家里人的。”

“家里不用担心,我跟你公公身体都好,家里还有这么多人呢。”

三姐跟三姐夫同样点头,他们不仅会照顾好家里人,还会照顾好水泥厂。

总之就是,家里的事不用担心。

路上的事更不用担心,爹娘哥嫂们,都帮你们处置妥当。

你跟孩子,安安心心去昌河州吧。

你跟绵绵,赶紧去找四弟纪楚才是!

一家人其乐融融又眼泪汪汪。

唯独纪绵绵什么都不知道。

她爹?

她没见过啊,很厉害吗?

不过能出去玩,她还是很开心的。

一岁多的小娃娃,古灵精怪的,日日都想着怎么出去玩,也不知道随了谁。

远在昌河州的纪楚接到信件,知道兄嫂,妻女都要过来。

第一反应是高兴。

随后又有些担忧,等他们过来,这里肯定已经冷了啊。

大人都有些受不了,孩子肯定更冷。

即便是六月出发,他们慢慢悠悠过来,至少也是九月十月。

这地方的十月份,可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去年他手上都生了冻疮,她们俩,还有兄嫂等人,肯定更受不住。

纪楚起身思索片刻,咬牙道:“不行,要盘火炕。”

本想着,等此地再发展发展,至少有了水泥厂之后再盘炕。

现在却等不了。

他挨冻就罢了,妻儿不行啊。

幸好他平时花销不大,否则盘炕的钱都要扣扣搜搜的。

不过想来想去,做火炕的话,还是用水泥合适,找人去隔壁府买点水泥算了。

等纪楚问了隔壁府的水泥运到这什么价格时,纪楚有点郁闷。

好好好,之前故意卖高价水泥给别人。

现在好了,轮到自己要用,也要高价买。

谁让他们本地不生产,只能从外地买,加上这路费,肯定不便宜啊。

哎算了。

为了让妻女不被冻着。

这钱该花还是要花的啊。

还有两孩子好事将近,正好把他们婚房也盘上火炕。

振哥儿不用说,也就今明两年的事。

纹哥儿虽然还要个几年时间,但提前算上也行。

忙碌之余,纪楚重新开始画图纸。

再次重操旧业,他画个大概,然后交给祝亚祝耘两兄弟。

相信他们两个,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肯定能在妻儿来之前,把火炕做出来。

第126章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ǔ?????n?2???2?????????o???则?为????寨?佔?点

如今昌河州的官员们,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为什么以前,都觉得这里非常清闲啊!

明明不管州衙门,还是下面各县, 事情都极多的。

一城十二县。

忙着学种棉花,忙着学习怎么养牲畜。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 专门去官学学畜牧学科。

还有七八个流放犯人驻地要管, 似乎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

似乎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事情做。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闲下来。

加上距离九月秋收在即, 还要为秋收跟防御敌人做准备。

州城衙门各部,似乎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公务?

不过这些公务, 确确实实在改变百姓们的生活。

看着一件件事情完成,心里竟然有一种满足感?

毕竟这些事情,真的能看到变化。

唯独有两个人,来到昌河州后颇有些郁闷。

祝亚祝耘。

他们两个郁闷的原因。

还是在没事可做上。

说起他俩的身份,来头也不小。

本身就是曲夏州沾桥县的秀才,实力可见一斑。

再加上考举人不成后, 做了州学第一批数科学生。

两人的数学思维不算顶尖, 但吃苦耐劳, 脑子灵活,学到不少匠人本领。

因是第一批学生, 所以当时很多东西, 他们都参与了。

从弹花机到织布机, 再到链条车。

以及改进锅炉, 以及制造水泥。

可以说把当时曲夏州数科的本事学了个遍。

原本以为, 这些本事,在哪都用得到。

纪大人带着他们去原化州的时候,还帮着原化州武器作坊改进工艺。

没想到来了大人正式上任的地方, 反而一点作用也没用?

没办法,想要造出那些东西,肯定要有基础啊。

否则就算是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想造那些机器?

首先你要有作坊吧,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作坊。

可惜这地方,大点的炼铁作坊都没有。

唯一的一家,那还在广宁卫。

火器作坊也在广宁卫,那都是军管。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