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穿越当县令 > 分卷阅读384

分卷阅读384(1 / 1)

都给带过来的。

之后的事就不用讲了。

新县令知道奶奶会种白叠子之后,他们的来往就更多。

很多时候,都是纪振哥来回跑动,有时候是送吃食,有时候是请教种棉的问题。

他虽然不会说话,但帮了自己家很多很多忙。

甚至自己去学写字,也是纪振哥提议的。

之后的日子一点点变得清晰。

她还跟在奶奶身边,多数时候跟着奶奶学怎么种棉花,其他时间学写字,学着看书。

她们家的日子,也因为奶奶的本事越来越好了。

她家再也不是佃户,她家有了自己的田地。

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不仅她家如此,整个白家村都是这样。

之前霸占他们家田地的地主伏法了,直接被抓了起来,听说被判刑流放。

那地主挨板子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去看了,一群人围着叫好。

白婵婵还看到纪振哥就在新县令身边,两人眼都不眨,看着下面的地主们挨个被打脊杖。

原本村里人还觉得可惜,觉得这些人就应该去死,怎么只判了个流放。

没想到,还是纪振哥打手势跟她说的,你们村的地主挨板子没扛过去,已经死在牢里了。

说完之后,纪振哥似乎觉得有点血腥,拿了包蜂蜜糖给她,让他们小孩子都去玩。

可白婵婵想说,她一点也不觉得可怕,她同样觉得应该拍手叫好的。

等她慢慢长大,学到更多东西。

那时候的沾桥县,已经跟她小时候完全不同。

各家都有田地,沾桥县还有自己的被服作坊,整个沾桥县已经成为平临国的棉花之乡。

小一点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挨饿,更不知道手上的冻疮能那样多。

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纪大人的出现。

白婵婵也由衷地感谢纪大人跟纪振哥。

即使她知道,这两人都不需要她的帮忙。

再之后,就是听到纪振哥离开的消息,他跟好友一起去了广宁卫当兵。

广宁卫她知道,那天的天气比曲夏州还要冷,所以需要很多棉被服。

他们沾桥县棉被服第一次打出名声,就跟他们有关。

从沾桥县到广宁卫,几千里的路程。

白婵婵只觉得无比羡慕。

她要是能跑那么远就好了。

可惜没有什么理由。

直到听说纪大人急需一批跟棉花相关的人。

要组成棉花团队,种棉花的,弹棉花的,会做棉花机器的,他的新任地需要大家。

纪大人的新任地,就在昌河州,那广宁卫就在昌河州的下面。

虽说两地相隔甚远。

可纪大人有需要,曲夏州大部分人都会主动报名。

所以别看这活辛苦,那也是要抢破头,才能抢到这个机会。

白婵婵发现,她不用抢。

因为她是白婆婆的孙女,论种棉这件事,没有谁比她更厉害了。

其实滇州府那边也想请她过去。

但白婵婵不去,她就是要看看更冷的昌河州,也想看看这里有什么能吸引纪振哥。

十八岁的她,已经能够自己做决定了。

奶奶年纪大了,却依旧支持她的决定,还道:“你去了,我更放心。”

“一定要帮昌河州种好棉花。”

“这是可以让很多人活命的东西。”

白婵婵认真点头。

她会的,她肯定会认真培育棉花。

就像奶奶在沾桥县做的那般,定然不会砸了白花妹的名声。

所以现在的白婵婵正在昌河州的官田上栽种棉花。

以她的经验能看出来,这里的棉籽跟西北棉有些不同。

而且根据这里的农作物种植时间推断,此地棉花的生长周期明显更长,甚至能长达五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

因为这样,所以赶在四月份就要种下。

“生长时间更长,所以棉绒才会更长,产量也会更高。”

白婵婵跟身边人解释道:“扎根扎得好,棉花的营养也会更好。”

此刻白婵婵身边的人,多是衙门的官吏,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选个合适的地方开荒。

那边一千亩麦地已经开好了。

就剩下两百亩的棉花地。

纪振也在旁边,他听着白姑娘指挥,让人在附近划线,确定好开荒的具体位置。

做这一切的时候,流放的犯人就在旁边看着,等着分配荒地。

难得不用做事的时候,却让他们更加难受。

听说这个女子家里,以前就是佃农。

现在身份转换,她成了指挥大家干活的,自己却成了佃农都不如的犯人。

佃农种地,好歹有收成是自己的。

他们种地,什么也捞不着啊!

加之指挥他们的是女子,种的还是棉花,心里的气就更多了。

“辛辛苦苦开荒有什么用,种出来的棉花是给我们穿的吗?”

“就是,开完麦地开棉花。”

“等麦子种出来,咱们还能吃上,棉花会给咱们吗?”

一想到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不会分给自己半点。

这些流放的犯人就格外生气。

真是气得要命!

州衙门的书吏差役,他们不敢说什么。

一个无官无职的女子,也敢来指挥他们?

这么想着,那犯人曹建嘴里骂骂咧咧,手上明显在偷懒。

如果被女子指挥,被之前的佃户指挥,已经够让犯人曹建生气的。

那接下来的事情,则更让他们坐不住。

漳兴三年,四月份。

昌河州一个城一个卫所十二个县的种田好手们,齐聚州城。

总共一百八十人,陆陆续续到了已经从生地变为熟地的官田棉花地。

一想到要来学种棉花,众人别提多高兴了。

“不错啊,本来以为是生地,没想到已经开荒了。”

“确实,就是这地犁得不行,还要再犁一遍。”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啊。”

这一百八十个人,都是各地精挑细选出来,最会种田的老农,所以他们撸起袖子就准备干活。

负责安顿他们的书吏道:“大家不要着急,播种定在四月初十,先开始几天,白夫子会教大家如何播种,以及播种要求。”

老农们点头,他们肯定会好好干活的。

谁料那书吏道:“不是干活,是学习。”

“其他活,有些流放的犯人们的干。”

不是纪楚刻意要这样说。

而是不能开召老农来官田干活的先例。

自己确实是召大家来学习怎么种棉花的。

万一以后有人打着学着的名义,让他们过来免费干活,那怎么办?

所以一定要强调是学习。

不仅如此,所有重体力的活,都不必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