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强也不成,那会成为心腹大患。
本人的部落太强太弱都有隐患。
纪楚跟岳将军甚至有份名单,把关外合适的人选都挑出来。
同时还放消息出去,看看他们的反应。
关外的首领由岳将军应对,关内监牢里的南门金自然交给纪楚。
到底是谁都不重要,反正这人要被他们掌握,还要清楚跟平临国合作才是最有希望的。
再次从常备军这里离开,跟之前已经是两副模样。
如今的常备军附近热火朝天,到处都是建设的兵士。
礼部的人跟纪楚是一起回去的。
他们办完差事之后,还要赶紧回京。
仪仗被他们小心收起来,来的时候要大张旗鼓,回去则要小心低调。
礼部官员跟纪楚笑着告别的。
不用说也知道,纪楚未来必然是他们同僚,肯定要打好关系的。
而纪楚这一趟出去,再回曲夏州州城,身上又多了一层身份。
如今的纪楚便是,从五品上朝请大夫,从五品上定远将军,以及曲夏州衙门从五品通判,纪楚,纪敬安。
这头衔?
是不是有点太长了?!
小宋训导喊着一长串名字的时候,纪楚都后退几步,觉得自己头有点晕。
那不是自己吧?
自己的称号真的有那么长?
不过说起来,倒确实可以领三份俸禄就对了。
大家为纪楚高兴之余,还调侃他道:“有火器在,确实能喊一句将军,回头也骑马打仗去。”
纪楚哭笑不得,只能回个假笑。
他打仗?
w?a?n?g?址?f?a?布?Y?e?ǐ????ü?ω???n?2?〇?2????????ō??
不专业啊。
纪楚看向刘大人的时候,刑司刘大人开口道:“南门金如今很生气,日日都憋着闷气,我都怕他气坏了。”
这位岭鞍部落沦为阶下囚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生气是很正常的。
“那边关的事,告诉他了吗。”
刘大人点头:“全都告诉了。”
“好,那等他不气了再说。”纪楚才懒得安抚,这位自己平复好心情再说。
当然了,纪楚回来的消息,刘大人同样会告诉他。
就跟边关招募关外人,以及战俘修缮城墙一样。
南门金自然生气。
你们修什么修!
那城墙是防你们的,你们却修。
但得知有饭吃,有衣服穿之后,他便愈发沉默,之后极为愤怒,想骂平临国的官员狡猾,却也知道骂了也没用。
现在得知纪楚回来,本以为他会来看自己。
可纪楚根本把他当作不存在,根本不重视他。
堂堂的岭鞍部落首领变成这般模样。
谁料刘大人补刀道:“还岭鞍部落呢,你们部落被打散之后,下面百姓们居无定所,多少人都去劫掠。”
岭鞍部落没了。
基本上已经没了。
都因为你们的火器!
或许因为他的野心。
南门金从愤怒渐渐转为沮丧。
纪楚却无暇顾及这些。
他回到州城之后,跟廖知州打了个招呼,就被户司卓主事围住了。
卓主事也不废话,直接把这几个月的账册给他看,还喜笑颜开的:“你看看水泥的收益。”
水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成本价卖给常备军,这部分由陇西五地的五十万银钱来付。
另一小部分,则是卖给各地的石料商人。
正是这一小部分,让整个户司都赚翻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ü?????n??????2?5?????o???则?为?屾?寨?站?点
衙门每年的正月到四月,基本是税收空档期,像商业不繁华的地方,可以说颗粒无收。
曲夏州近些年才改写这样的情况。
但也没像今年这样,单靠水泥的收益,就快赶上去年田税所有税收了啊。
“主要原因,就是水泥价格昂贵。”卓主事继续道,笑得牙都露出来了。
纪楚知道往外售卖的水泥价格昂贵,但贵到什么地步,还是不知情的。
他最近都在忙边关的事,哪有空看这个。
要说水泥的成本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而且以水泥作坊那样大批量地制作,真正平均下来,更是近乎低廉。
但做的时候低廉,并不意味着卖得也低廉。
在纪楚去边关这段时间里。
运送石料换取水泥批条的商户们,一起商量对水泥的对外价格。
根据距离远近,价格便不一样。
但总体来说,一斤的水泥要卖五两到十两银子。
纪楚看到账簿上的数字,他都罕见震惊地站起来:“多少?!”
一斤水泥,多少钱?!
五两到十两!
水泥这东西,可是很压秤的。
现代一包水泥的标准重量为一百斤,放在这里,按照最低价,便是五百两银子。
而这一包水泥,可以做多少工?
如果是铺平地面的话,只能铺三到五平方米。
五百两银子,铺一个小院子。
还只是铺平。
放到普通人家手里,都能盖座豪华的房子了。
而能以这个价格买卖的人家,必然不会只买一百斤,至少也是五百斤打底。
要说市面上,有这么昂贵的建筑材料吗?
自然是有的。
有钱人想买海外的木头象牙,价格都不便宜。
可这只是水泥啊。
卓主事道:“谁让这东西稀缺。”
确实稀缺。
不仅纪楚控制买卖的数量,就连石料商户们也在控制。
他们太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更明白有钱人的跟风,价格不贵他们还不要呢。
所以他们手里甚至捏着额外的水泥批条,也绝对要分散着买卖,必须搞饥饿营销。
一定要让价格居高不下才行。
窗口期并不长,等到边关的城墙建设好,水泥就会大量流出,价格必然腰斩。
所以趁这个时间,一定要多赚一些。
喊出去的名号自然响亮。
什么曲夏州工业作坊园出品,最先进最好用的材料的。
以及军防专用,少数流出来。
再有什么纪楚都夸好的东西等等。
就这些名头加起来。
再加上西北常备军大胜的消息传过去,想要买水泥的人就更多了啊。
在石料商贾们的齐心努力下。
水泥的价格,便有了如此夸张的数字。
户司的谢富忽然道:“幸好棉花没有放开让他们炒作价格。”
纪楚多看他几眼。
谢富鼓起勇气说道:“棉花也是真正的好东西,如果放在他们手里,必然也会这么炒高价格,而且为了让价格不下去,肯定也会限制种棉的数量。”
问题在于,水泥有其他东西可以平替,而棉花没有。
想到这谢富还有点心有余悸。
纪楚点头:“对,棉花不行。”
纪楚再次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