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跟少数人的不高兴相比,整个曲夏州的百姓高兴的确是难以言表。
“我活了几十年,头一次过得这样好。”
“是啊,原本以为有粮吃,有地种,还有棉衣这种好东西,已经是这辈子的幸运。”
“现在连田税都减了。”
“从七八成减到如今的两成,咱们曲夏州的官员真的在为咱们考虑。”
“其实五成税就很好了,三成税也能过得不错,如今又减了一成。”
“你们也太容易知足了,没学过律法吗?律法就规定了只有两成,最多两成。”
“那以前也没按这个来啊。”
“感谢当地的父母官,感谢纪大人。”
喊这句话的人,自然不知道此事是纪楚提起,就是本能的谢一谢而已。
因为不少人都觉得,是纪大人到了曲夏州之后,他们的生活才越变越好的。
这份感激,自然要说出来。
曲夏州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又听说安丘沾桥,还有州城的百姓,都在放鞭炮庆祝,自然也去跟风。
不只是鞭炮,还买的有烟花,晚上烟花一放,十里八乡都看得到,这可真漂亮啊。
但一问价格,他们根本买不起,只能买点鞭炮助助兴。
外地的人见他们这样高兴,肯定要问问原因。
不管是咸安府来买油菜籽的,还是永锦府来定棉衣的,全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外地人第一反应,也是揉揉耳朵:“开什么玩笑,骗人的吧。”
“官府都是加税的,哪有减税的。”
“不可能不可能,肯定是骗你们的。”
“可我家今年种的绿豆,就已经减税了啊。”
“对啊,只收了两成税,还能骗你们不成?”
“感念本地的官员,也感念太子殿下的孝心。”
外地人只觉得心里难受,他们要是曲夏州的百姓就好了,也能像他们一样啊。
等众人再把消息带回家乡,整个陇西几乎传遍这个好消息。
百姓们自然是高兴的,对曲夏州愈发向往。
官吏们则表情不同,最后只能说一句:“倒是会讨好。”
这些官吏们,自然不能想象,真的有官员主动为百姓减税。
依照他们的品行,只能脑补出曲夏州官员,是为了讨好太子殿下,这才如此做的。
所以他们更不能理解百姓为重君为轻。
可他们不能理解,不代表其他读书人不理解。
天底下从不缺少英才,也不缺少品行高洁之人。
更不缺少赞同曲夏州官员高义的人。
否则天底下的故事传说,为何总是品行高尚的人成为圣贤。
其他争名逐利之人成为丑角。
所以自然有人高赞:“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还有人道:“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
平临国有这样一群人,必然会国富民强的。
消息再传到京城,咳嗽得太子都有点蒙。
听到那曲夏州减税是为了悼念父皇,他更是泪流满面。
果然,天底下有人同孤一样,如此怀念君父。
这些日子,多少大臣劝他多理朝政,连老二都说年前下葬即可。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页?不?是?i????μ?????n?2??????5?﹒????ò???则?为?山?寨?佔?点
可没有人懂他!
只有曲夏州的官员们懂!
这才是孤的臣子!
太子想到什么,看向守灵的户部左侍郎许义许大人,开口道:“内阁常设六人,现只有五位,就让许侍郎补上吧。”
今年五十五岁的户部侍郎许大人,直接进内阁?
若说没有沾了曲夏州的光,谁信!
那可是入阁啊,几乎是所有官员最想进去的地方。
而且许大人今年方才五十五,倘若能在阁内二十年,谁都不敢想他的成就。
许大人从曲夏州回来之后,便是一路直升。
饶是许义自己都颇为激动,朝太子殿下深深一拜。
曲夏州,或者说纪楚,真是他的福地,福星。
而他也不愧于心,一定为平临国,为百姓,尽自己最大的力。
旁边的二王爷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许义有多风光,他就有多落魄。
现在手里没有权力,就没有银子,更没有前途。
连老五能做的事都比他多。
老五跟大哥又不是一个娘生的,还上赶着去帮忙,他才是太子的同胞兄弟!
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看着许义一路升迁,甚至还入阁了。
倘若,倘若有机会。
自己一定杀了他,方能泄愤!
可惜谁都知道,他一点机会也没有,大哥绝对不允许他随意杀人,更不会允许动这些为国为民的忠臣。
大哥是好,就是太好了。
w?a?n?g?址?f?a?布?y?e?ì???u???ě?n?Ⅱ????②???????????
难道不知道,这天下都是他们家的,何必如此优待臣子,不过是家臣而已。
许大人并不在意二王爷的目光,他平复心情,深吸口气。
别的不说,回京之后,太子专门派御医给他看病,身体都将养起来了。
按照这劲头,他还能再干三十年。
后面的学生裴大人等人,更是激动。
太好了!
老师升迁了!
老师入阁了!
他要感谢纪楚,好好感谢才行。
这主意,也就纪楚能想出来。
既然这样,他必然快些推进火器重启的事,好让纪楚达成心愿。
对了,要不收集京城的书籍给他送过去。
京城的藏书,对他们数科绝对有用。
如此守望相助,才是正理啊!
不少人见此场景,颇有些宽慰。
尤其是心有正气的官员们,仿佛看到以后的方向。
算了,殿下优柔寡断就优柔寡断吧,至少听劝,至少辨得忠奸。
天底下的百姓有福了。
他们平临国,一定会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
与此同时的曲夏州。
纪楚已经带着数科几位钻研炼铁的夫子,来到工司下面的冶炼处了。
官府的冶炼处平日只做些最平常的物件,而且里面的铁匠多是兼职。
谁让以前的工司萧条,大家得过且过。
纪楚来到这,便是要改变这里的现状。
想要能承载火药威力的材料,必须从这里开始。
纪楚擦擦冶炼处的灰尘,再看看闲置已久的炉子。
他们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所以他要开始提要求了!
“缝纫机的轴承极容易损坏,而且使用得频繁,其中铁条会断裂,承受不住太大的压力。”
“所以我想要一种能承受高强度冲击的铁制品,最好可以大批量生产。”
铁制品,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还要有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大批量生产。
要满足这几个条件一起达成。
别问怎么做出来,反正他就是要。
几位炼铁相关的夫子都想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