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穿越当县令 > 分卷阅读227

分卷阅读227(1 / 1)

有强行追赶。

董千户看到他们之后,立刻让他们回去,但两人根本不回,只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还说什么男儿不展青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这信件看得纪楚眼前一黑又一黑,心里却暗自点头的。

放心吧,你四叔肯定会好好研究火器,让你们跟广宁卫的士兵们都健健康康,平安回家。

家里忽然少了两个小辈,骤然冷清不少。

好在大家事情也很多,也就不再多想。

最近一段时间,曲夏州州城的事情极多。

乐薇跟李娘子都在忙蜂糖的买卖,现在各地的油菜趋于平稳,蜂糖数量也较为平稳,也算有了规律。

但这个时节正是出货的时候,大家都很忙。

江南一带的不少人爱甜食,曲夏州的蜂蜜已经是他们日常食物之一了。

纪楚跟李师爷则在工业作坊园,现在各方的钱已经拨出来了,工司已经在动工建设的,而且农忙一过,招人也比较简单。

永锦府那边的道路也开始修缮,直通曲夏州的工业作坊园,不出意外的话,能达成长久的合作。

经过这事,跟纪楚之前那点摩擦彻底不见,双方关系越来越好。

说起来,只有看不清形式的马家在这里面消失。

永锦府里的纺织行当竞争本就激烈,出了这事之后,各家都想分一杯羹,自然把马家吃得差不多。

至于从中获利的丁家,则更加谨小慎微,生怕自己也飘了,步入马家的后尘。

丁家面上低调,但手里的白叠子却已经织好了。

用纪大人的话来讲,便是古法传承,匠心独运,工艺精湛,纯手工制造。

总之一句话,市面上绝无仅有的好料子,前朝宫里什么样,我们家白叠子便什么样。

那五十斤棉花,一共织了十五尺的白叠子,连半匹布都不到。

但其手感之妙,但凡见过的人,都忍不住夸赞。

听说还没织出来,就有人预定了。

毕竟整个平临国,也就这么十五尺的料子,做件稍微复杂的衣裳,也就用尽了。

是谁买的,丁家一直没讲,要价多少更是秘密。

只看丁家的表情,便知道利润多少了。

之前马家开价最低也是八百两一匹,这价格已经不少,看样子比这还要夸张。

也就纪楚跟这事接触得深,而且丁家跟沾桥县也有合作,知道真正的价格。

说是京城一户人家买的,十五尺的布料,给了三千两银子。

纪楚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都感觉钱不是钱了。

三千两?

开什么玩笑呢。

又听说买白叠子的人是为了送礼,这便可以理解了。

世上绝无仅有的十五尺料子,用作送礼再合实不过。

纪楚稍稍摇头,这就是奢侈品行业吗,一点点东西就能卖上天价。

不过这也能看出来,倘若棉花真的放开了卖,普通人绝对是买不起的。

还是按照等级定价最合适不过,想买贵的买贵的,同时给平民留下活路。

不过永锦府算是被白叠子刺激到了。

等到今年曲夏州棉花收获,肯定是要买甲等棉花,还要请求沾桥县的认定,在白叠子上大赚一笔。

永锦府的商贾们肯定会默契抬高价格,这就不用纪楚担心了。

到时候甲乙丙丁四种等级的棉花,价格差距会越来越大。

时至今日,棉花的价格才算真的稳定下来的。

永锦府的力量功不可没。

而永锦府那边,不仅在等曲夏州的棉花,还在等他们的缝纫机。

从五月份,缝纫机大放异彩之后,永锦府的织户们蜂拥而至。

一直到如今的七月份,几乎全国各地的大织户都已经来了,目的都是缝纫机。

不管在他们那适不适用,先买回去再说。

其中以巴蜀江南最为迫切的,他们都是传统的织造产地,对这种事肯定更敏锐。

小宋训导最近忙的,便是这件事。

各地订单加起来,已经预定了三千台,再多的就不给预定了,等这批订单清完了再说。

缝纫机的定价也不算低,一台的价格在五百两,别说还价了,就算加价,那也排不上订单。

之前拼命给沾桥县做缝纫机时,多个作坊一起作业,一个月差不多能有五百台。

但现在情况不同,情况既然不紧急,而且还有新作坊的事要忙,现在一个月顶多做三百台。

有人问这十几个作坊:“有钱怎么不赚啊,多做点多赚钱啊!”

这些作坊异口同声:“做那么多干什么,太累了啊。”

钱没有命重要。

赶工?那是不可能的。

其他人只能等工业作坊园建起来,那样别说一个月五百台,一个月做一千台,都是有可能。

估计也因曲夏州这边造得太慢,故而全国各地的民间作坊都在发力。

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几个府,都在成立相同的部门。

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打听,自家有没有数科联盟的数学学者,能不能请到他们那做官,也好带着本地数科作坊一起研究新玩意。

虽然大家都在起步阶段,但能起步已经很好了。

如果说之前还有跟风的趋势,现在能留下来真正成立数科作坊的,则是认真研究了。

纪楚听着各方的消息,也把心放在肚子里。

同时对以后的武备研究充满信心。

有这么多数学大佬,害怕研究不出来好用的火炮?

小宋训导根本不知道,他的缝纫机单子还没做完,新订单就要来了,而且这次的新订单比缝纫机还要可怕。

到时候催他的,就不是各地商贾了,而是各地的驻军?

其他地方的驻军暂时不知道情况。

可广宁卫的士兵们却在翘首期盼。

随着一批批棉衣运送过来,越来越多的士兵已经知道这件事。

虽说现在才七月份,可再过一个多月,他们这就要冷了啊。

听说在九月之前,所有棉衣都能运到广宁卫,还会发给他们每个人。

从去年开始,不少人就听说过棉衣的事,是邓将军的三公子寄过来的,数量不多,只分给了有战功的将士。

就那十几件衣服,多数人肯定见不到。

可但凡穿上的,一个冬天都不舍得脱下来。

别说什么脏不脏,换不换洗的,能保命就行。

其中一人还说过:“冬日里,这跟盔甲一样重要。”

冬衣跟盔甲一样重要,这个话确实没错,看来这东西确实不错。

不过又有消息传来:“京城那边说,富贵人不穿棉衣,棉衣俗气。”

此话一出,引起广宁卫大伙哄堂大笑:“俗气?貂绒不俗气,你穿得起吗。”

“大俗人还怕俗气,简直笑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