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穿越当县令 > 分卷阅读217

分卷阅读217(1 / 1)

安写的规划书,说是缝纫机肯定是长久买卖,而且以后肯定还有其他机械出来,咱们必须提前准备。”

准备什么?

学政跟宋左训导看向规划书,直接拆开看了。

“在曲夏州城郊建一处工匠园区,鼓励工匠们都搬过去。”

这样以后设计零件就不用跑东跑西。

不仅如此,连组装也能单独划一处作坊,这样就不用占用新数科了。

新数科这边学生越来越多,夫子,以及数科联盟其他成员也会陆陆续续过来,已经不适合继续锯木头了。

换句话说。

要有更专业的场地,以及更规范地规划。

工匠跟数科的结合已经成为定局,应该好好铺路才是。

缝纫机不过是个开端。

学政看着纪楚的信件,上面全程没有一句废话,全都写在点子上。

他一边在那边完善棉花标准,这边已经着手做工匠园区。

如果真的做成,那数科不仅更为独立,而且规模更大。

至于数科能不能撑起这样的规模,结果不言而喻,肯定可以啊。

看着州城乌泱乌泱的人群就知道了。

新学政点头道:“好,就这么做。”

这么快就同意了?!

“还是你跟你三叔去做。”

“对了,你们再去找一下廖知州,让他先同意,不过大概率没问题。”

新学政您这甩手掌柜,做得是不是太彻底了?

小宋训导的三叔制止他,不让他再说了。

新学政志不在此,早就看出来。

而且上司舍去宫中职位,来这里当学政,目的也不是管一介州学。

还是跟数科联盟,以及数学符号相关,听说那本数学符号的书籍,基本已经成型,肯定没时间理俗务。

不过新学政还同他们说了另一件事:“今年四月的会试成绩已经出了。”

现在五月底,成绩已经送到学政这里。

“全国录取七十二人,咱们曲夏州有三人。其中一个,还是进士十六名,成绩算是不错。”

谁?!

全国第十六啊?

就连宋左训导当年中进士时,成绩都没这样优秀。

“那学生还是头一次考,便有如此的好成绩,好像叫林元志的。”

学政不再多说,让他们继续忙自己的,他还有事要做。

林元志。

小宋训导不敢置信。

这不是他的学生吗!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n?Ⅱ???????⑤?????????则?为????寨?站?点

从安丘县就一直带着的学生。

当年童试就是第一,乡试一次就过不说,考得也不错。

现在连进士都一次过?!

这也太天才了吧。

但这位天才在京城急得团团转。

他很想知道缝纫机是什么,也想知道缝纫机的速度为什么那么快。

要不是许大人让他安心实习,估计早就想回家了。

不过他在翰林院实习,做得也算可以。

毕竟之前在安丘县衙门做事,也不是白做的。

只是他张口闭口就是,我老师纪大人如何如何,让同僚们很是无奈。

你都进士了!

还喊一个举人出身的县令做老师?

是你正经八百的老师就罢了,人家不是啊。

只是你当初的县令罢了。

可林元志哪管那么多,他认定纪大人是他老师啊!

等纪楚的事情传到京城,缝纫机的消息也传过来,林元志的同僚无话可说。

怪不得你小子那么“巴结”纪大人,这种本事的官员,确实少见啊。

于是,翰林院一群“实习生”,没事就聚在一起聊纪楚,聊到最后,都恨不得外放到曲夏州做事,去那就能见到纪大人了吧?

“不好说,他这样厉害,估计很快就能调到京里?”

这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的纪楚依旧在沾桥县,到五月底,他基本已经可以离开了。

但来了来了,肯定要回安丘看一趟,看看以前的老朋友。

w?a?n?g?址?F?a?布?页?ī?????w?é?n??????2??????c????

安丘县的县令不必说,对纪楚极为敬佩。

下面的县丞主簿再看到纪大人,更是无比想念。

大人离开安丘县,果然有更大作为,现在整个曲夏州都在受益。

期间陶乐薇还去看了制糖作坊,知道一切都好,心里也很高兴。

而罗玉村的弓春荣,他的车队人越来越多,基本都在安丘县州城之间来往,平日还能见到。

呼文村的呼宝成继续开着磨油作坊,也娶了妻子,母亲的病症更有缓解。

再有德昌村的蜜蜂张家,通拜村的茶馆童家夫妇,魏家镇的魏镇长等等。

最后是周韩村的周立新他们,周立新一家,还有一部分人以前是沾桥县的,前些年才定居在这,如今已经是自己人。

不过两个县来往很多,想回老家也很方便。

安丘县的道路四通八达。

虽说纪楚离开,但各个村镇都保留了修桥铺路的好习惯。

如今各家生活条件都好起来,也有余力去做这些事。

道路修好了,确实方便他们的生活。

安丘县衙门甚至已经开始修城墙了,还是广宁卫那边战事的原因,给各地都提了醒。

当然还有廖知州的意思。

各地的武备都要重新整顿,尤其是边卫地方。

从安丘县离开之后,再次回沾桥县看了看白婆婆,见她身体还算不错,也就放心了。

现在的白婆婆一家早就盖了新房,她就住在最大的屋子里,今年十五岁的小孙女跟她住一起,每日给白婆婆念各种书。

白婆婆若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也由小孙女记下来,这几年小姑娘长进了很多,而且这手字也越来越好。

现在白叠子相关的事,也在白婆婆这里,小姑娘同样帮着处理,很像那么回事。

时不时还有衙门的人过来沟通,永锦府丁家更是无有不应。

今年七十八岁的白婆婆,显然又活出另一种风采。

看完白婆婆,纪楚就带着娘子回州城了。

蔡夫子夫妇,李师爷夫妇同样也是这般。

数科几个学生则留下,继续照看缝纫机,倘若有问题能及时修缮。

这自然也有银钱拿,对普通出身的学生来说,是份极好的差事,既有钱还受尊敬,确实比备考乡试轻松,现在谁不知道数科的前途有多宽广。

当初笑话他们不再科举的亲戚,如今早就变了脸色,争抢着想要把自己孩子送过来。

可还是那句话。

数科不是谁都要的,如果没有数学基础,数学天分,绝对不会让他们进来。

去年乡试结束,就有很多秀才想进数科啊,那还不是落选了。

不仅是他们,还有董千户,纪振,李纹都留了下来。

董千户不用讲,他肯定要看着棉衣棉裤全都做好再说的,后两个则是跟着帮

最新小说: 吴医生,干脆这样 误用网恋男友亲密付后 求爱莫斯科 新王登基[电竞] 因为摸鱼被迫拯救世界[综原神] 樊青 御前姝色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抢来的夫君真甜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