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暖和的年,比什么都强。
就连不少新来的官员,也都换上棉衣。
别问俗不俗气,反正都放假在家了,穿个棉衣又没人知道。
纪楚家里也非常热闹,他跟李师爷两家向来一起过年。
今年还多了蔡夫子一家,还有张玉春。
家宴就在蔡夫子家的大宅子里,今年过年蔡夫子把妻儿老小都接了过来,不出意外的话,就真的在这定居了。
家人一来,大宅子也热闹不少,添置不少东西。
张玉春则是自己一个人,不过他已经考虑,让家族迁徙至此。
因为数学联盟越来越有声色了。
自从他们提出要设计数学符号之后,还把现有的符号归纳总结送给各位数学爱好者,得到的回应空前热烈。
原来不止一个人觉得用文字表述很麻烦!
原来不止一个人想过设计数学符号!
甚至有位钻研数学的匿名大佬,把自己整理大半的书籍寄过来,说是可以编纂到一起。
为什么说是匿名?
因为这人隐去了来历,只用化名沟通,就连寄信的地点也只是京郊附近的某处驿站。
纪楚猜测,这人应该在朝廷担任要职,不能表露身份,故而做此遮掩。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大佬真的太牛了!他写出许多数学符号,都让人赞叹不已,既简洁明了,还便于区分。
蔡夫子跟张玉春看了都不停夸赞。
有这位匿名大佬加入,他们数学联盟显然更强了。
就说了,平临国从来都不缺人才,也从不缺天才,更不缺研究数学的人。
即使科举不扶持那又怎么样,数学依旧在民间低调研究。
纪楚甚至怀疑,很多数学书籍,是不是都在战火里失传了,故而才有断档的趋势。
反正不管怎么样,如今的书籍肯定要多多备份。
这些大佬们,有书就要出版啊!
不然我们这些后世人肯定要捶胸顿足的,就盼着哪个大墓挖出你们的笔记。
纪楚心里偷偷吐槽,手上做着吃食,他们一群人来自五湖四海,过年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凑在一起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州城衙门彻底放假,大家时间充裕,每日不是逛街,就是想做什么吃的,日子过得轻松愉快。
管他年后还有什么事,现在开开心心的多好。
邓成跟张推官,以及家里的信也到了。
前面两个在新任地安顿好,也算给纪楚说一声。
家里则在夸棉花被褥好,去年就给家里寄了,今年又给这么多,全家都能用上。
其中一封信则是乐薇母亲口述,纪楚大哥写下来的,讲她身体好多了,下次有人参自己留着就好,他们出门在外很辛苦云云。
纪振也看到爹娘写的信,知道他还练武了,很为他高兴,不过还有一件事要抓紧。
翻过年纪振就二十一,也该说亲,让四叔四婶帮忙看看。
提到这个,乐薇反而更加上心,纪楚则完全没这个意识。
才二十一啊!说什么亲!
但也是这里的风俗,好在有乐薇在,他最后把把关就好。
要说纪振确实是个好孩子,倘若不是哑巴,婚事肯定早有着落,现在只能看情况了,也看他自己的意思。
纪振自己并不着急,他刚摸到练武的窍门,一心想精进本事,完全不操心这种事。
过年期间,众人便是在家长里短,杂七杂八中度过,日子也温馨自然。
不时传来关于棉花的消息。
但凡用到棉花,无不夸赞的,就算有些怨言,那也是觉得做得少了,棉花被不够厚实等等。
估计等到明年,各家还会再添置一些,毕竟他们各家都能种,用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同时还有不少地方官员,多是曲夏州以外的长官们给纪楚写信,询问他棉花的事,想问他们那里能不能种。
对于这个,纪楚的回答都是:“要先试试。”
他对此不能打包票。
这种非洲短绒棉,基本都只能在寒冷地带种植,又不能是东北广宁卫那种雪几尺厚的冷。
故而在哪种,能不能成,产量如何,都是未知数。
纪楚也不藏着掖着,只道:“明年开春,可以购置一些棉籽回去试试。”
当年曲夏州种棉,也是先小范围实验,最后才大面积推广,前前后后三年时间,这才成的。
能得到纪楚这句话,大家已经很满足了,之后又去请教白婆婆,以及购买白婆婆的棉花要术。
但凡有点想法的官员,明年都会拨处官田试着种植。
至于能不能成,全看老天爷了。
对此纪楚还提到另一件事:“还有一种棉花,在南宁府,又或者滇州府一带存活,绒毛更长,适应的范围更广,若有机会,可以找找。”
可惜他们这批官员,基本都是陇西一带的,想找西南东南那边的官员,就要再托关系。
交通不便就是这样,谁也没有办法。
好在许知州他们也会帮忙,知州的人脉肯定更广一点。
过完大年初一,剩下的时间也在互相走动。
没办法,要离开的人实在太多了。
安建三十五年,曲夏州州城衙门,又是另一番景象。
纪楚正式接任户司左都事的位置,从开年之后,便是正六品的官职。
四年时间,从七品到正六品,这个升迁速度着实惊人。
纪楚虽然早就从邓成那里得知,但他嘴本就严,只跟身边几人略略提过,其他人并不知晓。
故而消息传出,实在震惊不少人。
纪楚又升官了?!
新来的户司右都事不是取代他的位置,而是接替他,好让他再上一层楼?
就连右都事自己都吓一跳。
还好还好,自己去年年末来的时候,对纪大人很客气!没有失礼!
同时暗暗松口气,能跟着纪大人做事,更是求之不得的。
这位可是有真本事的。
刑司刘大人更为震惊,还道:“咱们过年没事就聚一起,你怎么一个字也没说。”
别说他了,小宋训导,蔡夫子他们也不知道啊。
纪楚好笑摇头:“总要尘埃落定再说,当时只是听到风声。”
也是,为官还是谨慎点好。
刘大人颇有些羡慕。
原本都是县令,自己还是正七品,现在混了几年,还是正七,顶多是从县里调到州城。
纪楚已经直奔正六了。
倘若不是旧时的交情,他在纪楚面前,哪有这般自在啊。
纪楚并不管这么多,跟大家关系依旧。
而曲夏州州城新的官场格局也基本确定。
熟悉的人当中,刘大人原地未动,也因为刑司基本还是照常。
这点跟工司情况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