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动骨一百天,桃桃你可要仔细着养,落下病根就是一辈子苦痛了。”八叔婆身子微倾,对着地上一块石头叮嘱。
“桃桃,阿岩,来,我帮你。”
右侧中间的屋子里出来两个大小伙,上来就接走了杨岩溪背上的行李。
这两个是双胞胎,大哥叫杨升,弟弟叫杨旭。
他家和杨桃溪的关系比较远,已经出了五服,不过,他们的爸爸和杨海夏关系比较要好,当初分家出来就把房子一起建在了这儿。
杨升杨旭今年17岁,年纪小,辈份却能压死人。
真论起来,杨桃溪还得喊他们一声叔公。
杨桃溪一一回应,耐心的回答着他们每一个提问。
直到此刻,她才真真正正的感觉到,自己是真的重新回到了1981年的家。
1981年的新台门里,还是热闹而有人气的。
只是后来……
“姐,我背你上楼吧。”杨岩溪打开了门,回头征询杨桃溪的意见。
杨桃溪的房间在楼上。
楼下四个房间,右侧是两兄弟住的,左侧是厨房和杂物间。
楼上也是四间屋子,除了杨海夏夫妻的屋子,还有三间是姐妹三个的。
程雪昔平时也会来住,不过,她来时,只是暂住的丹溪的房间,丹溪也在家时,她就只能和青溪挤一挤。
在这点上,程翠娟从来不会落人口舌。
三个继子继女的屋子,布置得比双胞胎还要齐全。
“让桃桃先在楼下坐会儿,我去收拾一下房间。”辛花利索的提了杨桃溪的被褥和行李上了楼,“你们娟姨出去也有这么些天了,估计房间也得打扫一下才能住。”
这几天,都是她在照应着杨桃溪家里。
“那行,我去烧水。”杨岩溪看了看堂屋方桌上的薄灰,点了点头。
“我们帮你。”杨升杨旭一左一右揽着杨岩溪往厨房走。
杨桃溪落了单,她站在原地贪婪的看了好一会儿,才拄着拐杖往后院走。
重新回来,她感觉怎么也看不够。
楼梯下面弄了一个洗澡间,后院的门就开在洗澡间旁边,推门出去,就是一个不小的院子。
程翠娟是个精致人,她在院子一角砌了两间石头茅房,分了男女,里面还各放了一个缸,盛满了水用来冲厕、洗手。
院子中间空地开成了药圃,种了不少的药草。
另一头靠院墙的位置搭了三间石头屋,一间养猪,一间养鸡鸭,一间养了兔。
这些都是程翠娟补贴家用的经济来源,也是杨桃溪深深忌惮程翠娟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