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摇摇晃晃,纪舒睁着眼,不敢入睡。
不知道师傅打听到了名额的消息吗?
作者有话说:
今天直接一次更完了哈。
国库券买卖的东风纪舒终于搭上了,有时候只要一个机会就能改变命运。
下一章开始要厂内撕x了,激动!
分房名额争夺本来就是一出众生戏,况且还有个重生的纪芬呢!
第31章
周二一大早,纪舒到了武市火车站,顾不得其他的,灰头土脸地就往银行跑。
索性这周是晚班,一会儿办完了事,可以回去好好睡觉。
到了武市花园路上的营业部,她排在第一个,吹了一阵凉飕飕的秋风,她第一个进了银行。
银行员工倒是很爽利地收购了国库券。
今早行情比纪舒预计的居然还要好,收购价是116块,这么算下来,纪舒跑一趟,竟然挣了165块钱!
现在,她手里又有了1000多块钱的现金了。
可惜这个年代,没办法手机银行转账,只能等师傅的钱拿过来了,一起去邮局汇款给田秋。
纪舒刚出银行门,走到拐角,远远看到一个人的背影十分眼熟。
她背后一冷,这不是冯光耀吗?
钢铁厂在城北,他怎么跑到这边来了?
纪舒立即躲在路边的梧桐树后面,眼见冯光耀也进了银行。
纪舒注意到,冯光耀手里提着一个大帆布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隐约可以看出是一捆一捆的什么东西的轮廓……
是国库券!
纪舒想起来了,冯光耀当年倒卖过国库券,是他的第一桶金。
不过,他当时对纪舒遮遮掩掩,纪舒也不了解这些东西。
直到2010年之后,纪舒读到杨百万的故事,才明白冯光耀的钱原来是这么赚的。
这么多国库券,冯光耀的本钱,应该比她多多了!
纪舒忍不住皱眉,他现在一穷二白才对,哪里来的本金呢。
上辈子,冯光耀倒卖国库券要到90年才对,可是现在才88年末。
他是去安市收购的券,还是从武市周边农村坑绷拐骗来的?
纪舒想到,冯光耀在安市也没熟人,这些券,估计就是去农村低价收来的,就是欺负老百姓不懂金融。
果然,这人根子就是坏的,这辈子,冯光耀也是为了钱不择手段。
等冯光耀从银行出来,纪舒本想再回营业部打听一下他卖了多少国库券,却又看见第二个熟悉的背影。
这是……堂姐纪芬?
纪芬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毛衣,头发披散着,看起来挺清纯漂亮。
因为她是坐办公室的,不像其他的女工穿一双布鞋,而是天天都穿小高跟皮鞋,走路噔噔噔的,很引人注目。
两人站在银行门□□谈着,冯光耀手里提着的那个大袋子里,估计全是现金了。
纪舒实在是太好奇了,就悄悄跟在两个人身后。
早上路上行人很多,大家都行色匆匆,纪舒混在人群里,和冯光耀他们保持着四五米的距离。
走了几步,两人进了一家国营的早点铺。
纪舒想起,自己也没吃早点,好在现在过早的人多,早点铺子里嘈杂得很。
纪舒用手捂着脸,装作揉脸的样子,走进了早餐铺子。
她灵巧地坐在了纪芬和冯光耀背后的位置上,快速要了一碗牛肉米粉,埋头吃起来,耳朵也不得闲。
“你的那部分,我一会儿悄悄给你,你带包了吗?”
冯光耀声音很小。
“带了,不过不用给我,接着拿着当本钱去收购就好。麻烦你了,跑到我们厂附近的营业部办,钢铁厂那么远呢。”
纪芬的声音甜甜的,满是爱惜之情。
“行,我把钱汇款给我妈,让她接着去别的村子收购……过一阵再给你,这样赚更多。没事的,我今天休息。”
“好的,你办事,我放心呀。”
冯光耀说:“太谢谢你了,芬芬,如果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机会。”
芬芬?什么节奏?纪舒差点没被呛死。
“我也是听说的,只是在信里跟你提了一嘴,是你自己调查出来的操作方法呀。还是你聪明,我不过是碰巧听别人提起,但是我也不懂这些事情的。”
纪芬确实不懂,也没心思去搞懂。
但是上辈子,家族聚会上,她曾经听到别人提起过:那个幸运的堂妹纪舒的富豪老公,原本八十年代末就是靠炒着国库券发家的。
他后来又倒卖钢材,又下海承包工程,最后成了房地产开发商。
她想嫁给冯光耀,可是她还想要风光大嫁。
既然她已经知道了冯光耀的发家路径,为什么不提前都告诉他呢?
这样,他能更快发财,搞不好不仅仅是武市首富,能成全国首富呢!
而且,这样,她才能创造机会,成功上位。
等她结婚,也不用去住钢铁厂宿舍了,能直接住上大房子。
她呀,一天的苦日子也不要过!
纪舒这边听得汗毛倒竖。
第一,她堂姐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国库券的事情。
第二,冯光耀和堂姐搅和在一起了。
之前她就觉得堂姐帮助自己退婚的行为奇奇怪怪,现在原因找到了,她看上了冯光耀!
妈呀,你看上谁不好,看上这天下第一变态大渣男。
纪舒接着听,冯光耀和纪芬开始吃早点了,断断续续地,纪舒拼凑出来了故事的大概面貌。
作者有话说:
今天分两个小章节更新9:00还有一更哦。
么么哒!谢谢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哦,还没收藏的点个收藏哟,网页版本加个书签哟!
第32章
从黄县回来之后,纪芬就给钢铁厂的冯光耀写信了,说是作为纪舒的堂姐,目睹了退婚事件全过程,很同情他,信里说了些安慰的软语。
冯光耀从钢铁厂的收发室取到信,看到一个“纪”字,激动地手抖,再看,却是“纪芬”,不是“纪舒”。
他心灰意冷,回到宿舍,悄悄把信打开,原来是当天和纪舒同来王家湾的纪芬写的信。
他对纪芬印象不深,谈不上有好感,草草回了信,也是不想继续得罪纪家人。
毕竟,他总想着,也许等他挣钱了,就能挽回纪舒,拥美人入怀。
他已经不觉得嫌贫爱富是纪舒的缺点了,他觉得穷才是自己的缺点。
没想到,纪芬的信又来了,还约他见面。
本来想拒绝,可是纪芬在信里提到,现在有一个发财的路径,想要和他分享。
犹豫了一下,冯光耀和纪芬在小公园见了面。
纪芬说,身边有人倒卖国库券发了财,只需要一些收购的本金就能赚钱。
虽然说不出具体的赚钱方式,不过纪芬信誓旦旦这门路能让他发财,还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2000块给他做本金。
冯光耀当然拒绝了。
可是回到家里,他就坐不住了。
他跑去和钢铁厂里最活络的那批人打听。
这时候,钢铁厂里一批不安分的人也开始下班后去摆摊、倒卖各种物资了。秋天以来物资价格疯涨,能买到货,倒手就是赚钱。
花了几包烟,他真打听出来,现在有些捞偏门的无业游民,专门跑农村,去收购早些年摊派下去的国库券。
原来,早年间,国库券是个新事物,销路不好,基层出现了摊派现象,有些人就随便买了些,根本不懂这是什么。
有些农村人只当是换不了钱的废纸,有人来收,竟然就都便宜卖了。
武市周边农村很多,不用跑远,只要每天下班去收,再等休息的时候去银行一起卖了,赚得很多。
虽然有风声说是违法行为,可是暂时没什么人管。
冯光耀激动坏了。
他太想要钱了。
钢铁厂是铁饭碗,可是要熬工龄。他一个初级工人,工资还不如纺织女工。
马无夜草不肥,他就这么干了起来。
他找好几个同事借了钱,又拿了纪芬的2000块,只说帮她也赚钱,就开始悄悄干起来。
他不怕吃苦,下了班,骑着自行车就去村里到处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