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岂不是把意识牵扯到科学之中?”
“这简直如天方夜谭一般!”
众人只感觉头皮发麻。
按照互补原理的解释,电子在测量之前,什么也不是。
没有任何办法能描述它的状态。
只有当你去测量的时候,电子才会表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某个性质。
你用波动性的测量方法,电子就表现出波动性;你用粒子性的测量方法,电子就表现出粒子性。
这种感觉,就好像电子有意识一般!
它能知道人类在用哪种方式测量!
众人想到这里,简直不寒而栗。
玻尔、海森堡、泡利,这三位量子力学的忠实守护者,也觉得不可思议。
互补原理实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研究到最后,电子的状态竟然是不可知的。
这太夸张了!
而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本来他们今天是准备质疑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原理的。
结果还未开始,布鲁斯教授竟然提出了一个更加匪夷所思的理论!
按照对方的描述,互补原理确实算是解释了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但是这种解释,反而让人更加难以接受。
这不仅是滑向不可知领域那么简单,而是把测量和意识代入了科学之中。
细思极恐!
爱因斯坦当即忍不住问道:
“布鲁斯,你的互补原理是纯粹的语言描述。”
“我认为它不足以支撑起如此丰富的内涵!”
“你能给出数学描述吗?”
众人皆是一惊!
爱因斯坦教授可是布鲁斯教授的至交好友。
他竟然当即提出反对。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
“这才是真正的知己!”
在追求真理的这条志同道合的路上,思想的碰撞就是他们友谊的光芒!
哪怕是玻尔等人也不得不承认,爱因斯坦的质疑有道理。
物理学从来没有哪个理论是只有语言描述的。
布鲁斯教授必须要给出互补原理的数学语言!
面对爱因斯坦的问题,李奇维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当然可以!”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根据互补原理,当没有观察电子的时候,电子就处于概率波和粒子性两种状态的迭加之中。”
“我们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就好比有一枚硬币,它能同时展现出正面和反面,我们无法想象那种形式。”
“因此,我们只能从数学的角度写下电子此刻的状态。”
接着,李奇维启动投影仪,一边写,一边说道: “这里我需要引入两个概念:本征态和迭加态。”
“所谓的本征态,就是指电子经过测量后,可以确定的状态。”
“当电子处于粒子性的状态时,这是一个本征态,用ψ(粒)表示。”
“当电子处于概率波的状态时,这又是一个本征态,用ψ(波)表示。”
“而迭加态就是指电子在没有测量前,那个无法描述的状态,用ψ(迭)表示。”
“现在,就可以重新用数学语言描述互补原理。”